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你真的不快樂嗎?
文/黎曉英 | 2006.04.01 (月刊)

最近「蘋果日報」有一則統計報導,提到國人去年吃掉了大約49億元的抗憂鬱劑、安眠藥、陽痿藥和減肥藥,其中消耗金額最高的是抗憂鬱劑,一年吃掉20億元,平均每天消耗超過30萬顆。而吃掉的數量最多的是安眠藥,平均每天60萬顆,一年花了12.5億元!陽痿藥也首度突10億元,減肥藥則約6.5億元。

這四種與生活品質有關的藥,被稱為「幸福指標」藥,一個國家耗用越多,就表示這個國家有越多國民過得不幸福。因此,報導中引用專家的說法指出,這些藥物在國內的用量頻創新高,顯示台灣有不少人「不眠、不舉、不快樂」。

從以上數字推算,國人每天平均花1,343萬元服用這四類「幸福指標」藥劑,而其中抗憂鬱劑就佔了大約550萬元!如果台灣人真的不快樂,那麼背後的原因是甚麼呢?

有人說現代人壓力大,而壓力大可能導致失眠、憂鬱與性功能障礙,甚至有研究指出,中廣身材也與壓力有關。因為壓力大的人體內「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比較高。這個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東西,濃度變高就會減緩脂肪與醣類的代謝功能,加速脂肪囤積在腹部,更厲害的是還會讓我們產生攝取零食等高熱量食物的慾望,以紓解壓力,久而久之腰圍就變粗了,接下來可能就得尋求減肥藥幫忙恢復身材。

需要服用這類所謂「幸福指標」藥劑的人,固然有些確有實際上的必要,但也不能排除有人其實沒病,只是因為有強烈的「病識感」,因而覺得需要救醫或自行用藥。至於「病識感」則可能來自於因為受社會氛圍的感染,導致「為感壓力」強說愁。然而事實上大部份人的生活,就算不夠富裕,也不致於如媒體渲染般,好像處處皆卡奴、無數人想走向絕路。政治或經濟或許讓我們不滿意,卻也沒有電視談話性節目中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嘴講的糟。

大多數人感到快樂的事上不了報紙的重要版面,因為媒體以為讀者需要的是麻辣勁爆、血腥殺戮、爾虞我詐等重口味的報導,浸淫其中可能讓我們不自覺的變得暴燥、失去安全感與對人的信任感。但是這些都是在我們的社會當中發生的極少數事件,也是只要有人的地方都無法完全避免的意外。但是被氾濫甚至是誇張的資訊包圍的現代人,很難從這麼多的負面新聞中看到希望與快樂。

許多媒體似乎在努力地要讓我們覺得不快樂,暗示我們壓力太大、太胖、太窮、太悲苦,這樣的我們怎麼快樂得起來?那些幸福指標藥劑又怎麼能夠讓我們幸福?

拿出紙筆寫出你覺得自己真的應該不快樂的理由,或許你會發現不健康的不是你我,而是那些不斷地以各種方法,意圖將「不幸福、不快樂」的毒素輸入我們的思想中,以證明他們的想法正確的媒體人或我們身邊的人。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台灣的產物保險業
挺過防疫險風暴一役,在面對鉅額賠款,產險業沒有放棄,仍堅守對保戶的保障承諾,寫下了台灣保險史上可歌可...
健康醫療百科
姿勢錯誤要復健 輔以達治療來幫忙
「醫生!我的腰痛復健後比較舒服了,但是回去兩三天又痛起來了」、「我的媽媽手已經一年多都沒有好,只要一...
財經時勢
強化壽險業資安 鎖定兩大重點
壽險業有大量保戶個資,針對其資安風險,金管會上周通過壽險公會強化資訊安全的自律規範修正案。其中修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