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當口腔出現白斑時……
文/鍾昌宏(資深腫瘤科醫師) | 2002.07.01 (月刊)

對頭頸部的腫瘤來說,口腔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雖然發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但絕對與抽菸、酗酒、嚼檳榔、假牙不正、感染,特別是梅毒及慢性刺激等有關。平常除了這些刺激因素以外,也要特別注意口腔裡有否出現白斑、潰瘍、腫塊。

檳榔族、抽菸族看過來

口腔癌較常發生在五、六十歲的男性。發生的原因可能包括長久的刺激接觸,例如長時間的抽菸、喝酒、長期嚼檳榔、假牙不正、梅毒、長期性發炎、食用有刺激性食物、藥物等,甚至連口腔衛生習慣不好的人,也可能遭殃。

尤其近幾年來,根據相關的醫學統計,口腔癌的產生可能跟嚼檳榔有關。這種慢性刺激可能在口腔黏膜及口腔其他部份發生白斑的現象,慢慢地經過退化而產生惡性腫瘤。此外,也有調查顯示,口腔癌的病人,絕大部份都有抽菸的習慣。

只有少數的口腔癌可能和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鐵質。另一方面,以前頭頸部或其他地方曾經發生癌症的患者,也有可能罹患口腔癌。

「白斑」是主要症狀之一

口腔內部或周圍有不明原因的腫塊、腫脹、白斑、會癢、特殊的氣味、局部疼痛、出血或麻木的時候,便應注意口腔癌的可能。口腔癌出現的部位通常有嘴唇、口腔黏膜、牙齦以及硬顎等。

其中口腔黏膜的腫瘤,開始時只見到白斑現象,慢慢地才出現瘤狀物以及潰瘍現象,局部疼痛也才可能發生。這種口腔黏膜的病灶,常在兩側發生潰瘍現象,早期帶有疼痛。這種突出的腫塊,會慢慢地向旁邊擴張。當擴散到比較後面的地方就會發生牙關緊閉的現象,也就是說,當腫瘤侵犯到翼狀肌肉的附近,可能使口腔上下無法張開。

整體來說,早期的口腔癌只看到小的腫塊、白斑或是潰瘍;而晚期的口腔癌則可能發生面部形狀的不對稱、吞嚥困難、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倦怠,以及頸部摸到淋巴結的轉移。

小小口腔癌 治療大大學問

當發現有上述口腔癌的相關症狀時,患者便應及早透過視診、X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甚或切片檢查等,做進一步診斷。

一般口腔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以及化學藥物治療等。口腔癌在診斷後,最好由相關科,包括:耳鼻喉科、放射腫瘤科、牙科、整形外科、內科腫瘤科等有關專科醫師共同研討,來決定最好的治療方式。

對口腔癌來講,治療方式很難決定,因為口腔癌包含的範圍很廣,在解剖的位置上,各有不同的情況。

而且不管是外科或者是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都有可能引起旁發症或者是合併症,所以最好是由相關科醫生來做最好的認定及解釋。

預後效果差異大

口腔癌治療的好壞跟原發腫瘤的位置、大小、附近侵犯的範圍、有沒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或者是遠端轉移等有關。不過平均五年的生存率都至少有四十%到五十%。

例如在唇部的地方,如果腫瘤比較小,位置是在下唇的地方,沒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九十%可以有五年的生存率;而口腔黏膜癌的五年生存率為四十%~五十%;硬顎、牙齦的部份經過治療後,平均五年生存、控制率大概是五十%。

無論如何,當有上述這些相關症狀出現時,便應盡快找耳鼻喉科、牙科或腫瘤科醫生做檢查。如果證實是癌症,也要聽從相關科醫生的勸告,接受最正確的治療,以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本文摘自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從頭到腳話癌症」一書。)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巴拉刈奪命 自殺誤飲一線間
如果有人喝下農藥,並在幾天後身故,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大概很難不從調查是否「自殺」著手。但是喝下...
健康醫療百科
酒精殺不死腸病毒! 只能洗手預防(詳全文)
9月初進入開學季,防疫措施愈顯重要,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仍為腸病毒流行期,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每周腸病...
醫療、健康保險
嫁給老菸槍 肺癌死亡風險提高24%
吸菸壞處多!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統計,男性吸菸者罹患氣管、肺、支氣管癌的風險比不吸菸者提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