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酒精殺不死腸病毒! 只能洗手預防(詳全文)
文/楊佳真 | 2015.09.07 (新聞)

9月初進入開學季,防疫措施愈顯重要,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仍為腸病毒流行期,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每周腸病毒門診患者近萬人!你或許聽過「勤洗手,腸病毒遠離我」等諸多宣導,但卻有許多人不知道,「勤洗手」比「噴酒精」更有效!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等,以不同的基因序列分為許多類型。部立雙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文川表示,每年暑假前(5、6月)及暑假後(9月)是腸病毒流行的高峰期,而腸病毒可分為接觸型及飛沫型傳染,前者可以洗手預防,後者難以防範,因此校方多會建議患者在家休養,以防疫情擴大。

診所及醫院常見的酒精、乾洗手等產品,許多人以為使用後就能防疫,林文川提醒,這類產品只對具有「外套膜」的病毒有效,如流感病毒;而對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腸病毒等束手無策。加上目前尚未開發出預防腸病毒的疫苗(除小兒麻痺病毒外),因此,仍無法有效「殺死」腸病毒,民眾仍應以肥皂洗手防範,將病毒「物理性移除」,即把病毒「洗掉」。此外,在環境清潔上,以稀釋的漂白水擦拭家具,確實能有效殺死腸病毒,但千萬不能拿來洗手。

林文川指出,腸病毒在幼兒中較易好發,原因在於腸病毒分為許多類型,曾得過一種病毒,就會產生一種抗體,因此成人的免疫力愈來愈好,而5歲以下幼兒因尚未得過,缺乏抗體,症狀也相對嚴重。典型症狀包含口腔內潰瘍,稱為泡疹性咽峽炎;手腳有紅疹外加口腔潰瘍,稱之手足口症,多數患者會自己痊癒。另外,少數重症患者會出現嘔吐、肌躍型抽搐、意識不清、呼吸較喘等狀況,須立即轉診大醫院觀察。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耶魯與牛津大學研究:規律運動比金錢帶來更多快樂
【本文重點】規律運動獲得的幸福感,勝過從金錢而來的滿足。​而愈努力保持健康的...
市場訊息
我對美曝險3.5兆 超越中國晉升第一
金管會公布金控公司到今(2016)年3月底海外曝險情況,對美國曝險金額,因投資大增而上升達新台幣3....
財經時勢
善用保險科技 行銷無往不利
「保險是人的行業,經由業務員詳加解說、指點迷津才有機會促成交易。」這種過度樂觀的想法,恐怕只是自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