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 肉體不能延續 大愛可以長存 -談器官捐贈  
文/鄭慧菁 | 2013.09.16 (新聞)

多數人都認同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的做法,但願意化成行動者則是少數。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調查發現,有近7成的民眾願意捐贈器官,但實際付出行動,在健保卡上加註器捐意願者不到1%,台灣每年有8千人等待器官捐贈,但受捐贈者僅800人。

為何民眾認同器捐,付出行動的卻在少數?想要發揮大愛的人,除了表達自己的意願之外,還要完成哪些動作,才不會徒留遺憾。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昨(15)日邀請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心臟受贈者廖美麗、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和大家談談,台灣器捐的現況,以及如何正確看待器官捐贈。

吳英萊的哥哥在一場意外中被醫師判定腦死,即使經過無數次家庭會議,全家人達成器捐共識,最難割捨的母親在得知兒子生前曾表達器捐的想法後終能釋懷。讓吳英萊體會到即使本人認同器捐,也要生前做好溝通,才不會造成家屬痛苦。

今年72歲的廖美麗,9年前因心臟問題導致全身積水,裝上心臟節律器仍無法改善,直到65歲順利換心之後,生活品質及健康狀況才顯著改善,讓她十分感謝捐贈者家屬無私的奉獻。

江仰仁表示,台灣腎臟器官移植成功率達95%,肝臟移植技術優於美國,心臟移植成功率則與美國相當。除了成功率的問題,死亡率與合併症也都可透過移植獲得改善。

然而,國人因為保留全屍的觀念,而出現器捐認同度高、捐贈率低的現象,吳英萊與江仰仁都呼籲認同器捐的民眾,能預先簽屬器捐認同卡,在健保卡註記,並且適時向家人表達意願,才不會讓想要助人的心徒留遺憾。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電視節目>兩百萬糖友的福音~糖尿病與保險大PK
近年來糖尿病總高居國人五大死因中。據衛福部資料,2018年糖尿病就奪走了9,374條人命,過去每年總...
財產保險
旅平險不是想保多少就能保多少!
Q1:可重複投保不同家保險公司的旅平險嗎? A1:根據《保險業招攬及核保作業控管自律規範》,一...
健康醫療百科
空氣污染 和抽菸一樣「癌」重
癌症是人類公敵,任何具有實質或心理上的抗癌功效的東西都能引起民眾重視,無怪乎網路上的抗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