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 肉體不能延續 大愛可以長存 -談器官捐贈
文/鄭慧菁 | 2013.09.16 (新聞)
多數人都認同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的做法,但願意化成行動者則是少數。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調查發現,有近7成的民眾願意捐贈器官,但實際付出行動,在健保卡上加註器捐意願者不到1%,台灣每年有8千人等待器官捐贈,但受捐贈者僅800人。
為何民眾認同器捐,付出行動的卻在少數?想要發揮大愛的人,除了表達自己的意願之外,還要完成哪些動作,才不會徒留遺憾。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昨(15)日邀請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心臟受贈者廖美麗、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和大家談談,台灣器捐的現況,以及如何正確看待器官捐贈。
吳英萊的哥哥在一場意外中被醫師判定腦死,即使經過無數次家庭會議,全家人達成器捐共識,最難割捨的母親在得知兒子生前曾表達器捐的想法後終能釋懷。讓吳英萊體會到即使本人認同器捐,也要生前做好溝通,才不會造成家屬痛苦。
今年72歲的廖美麗,9年前因心臟問題導致全身積水,裝上心臟節律器仍無法改善,直到65歲順利換心之後,生活品質及健康狀況才顯著改善,讓她十分感謝捐贈者家屬無私的奉獻。
江仰仁表示,台灣腎臟器官移植成功率達95%,肝臟移植技術優於美國,心臟移植成功率則與美國相當。除了成功率的問題,死亡率與合併症也都可透過移植獲得改善。
然而,國人因為保留全屍的觀念,而出現器捐認同度高、捐贈率低的現象,吳英萊與江仰仁都呼籲認同器捐的民眾,能預先簽屬器捐認同卡,在健保卡註記,並且適時向家人表達意願,才不會讓想要助人的心徒留遺憾。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裹著糖衣的有毒資產不要吃
電影裡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圈,進進出出的總是衣冠楚楚,華麗多金的人們。從以前到現在,他們曾為自己和... | 財經時勢 棒球界外砸傷人 責任險不可少中信兄弟與義大犀牛之戰6日在澄清湖棒球場舉行,義大第3棒高國輝打擊時,擊出一顆三壘方向的強勁界外球,...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東北亞雙雄大受青睞 聯袂吸金逾11億美元 美歐企業財報優於預期 台灣、韓國率先受惠在美國企業財報亮眼以及美國股市屢屢改寫歷史新高的激勵下,東北亞雙雄台韓股市上週大獲國際資金青睞,聯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