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產險業「再見」1千億元?
文/方雪俐 | 2010.02.01 (月刊)

二○○九年底股市、房市、車市都回暖,第四季各行業的數字都比前三季好看。雖然產險業者從年初就開始擔心業務無法守住千億元大關,但年底結算,總算交出一○一三.五億元的成績,但簽單保費衰退六.一八%,連續第四年負成長。

產險業保費收入前年以一○八○.三億元首度失守在二○○四年跨上的一一○○億元規模,去年第二度失守,雖站穩六年來的千億元大關,但除了景氣影響之外,四月一日啟動的費率全面自由化,更使得千億元保衛戰打得十分辛苦。

百元收入一○.四元來自傷害險

以險種來看,十大險種當中,僅二○○二年開辦的傷害險、二○○九年開賣的健康險、以及工程險、信用險和航空險保費成長之外,其他傳統險種,包括車險、火險都衰退。

產險業的傷害險商品內容多變化,且保費相對壽險業的傷害險來得便宜,競爭力不弱,使得傷害險在二○○六年便躍升為產險業第三大險種,隔年保費突破百億元,去年仍維持小幅成長,保費收入約一○六億元,市場占率首度突破一成,每百元保費就有一○.四元來自傷害險。

而前年新開辦的健康險,去年共有十二家產險公司開賣,雖然各家商品都各有特色,但受限於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一年期不保證續保等條件,去年的保費收入僅一.四億元,與開辦之初業者樂觀預估的二十億元或保守預測的五億元,落差不小。業者認為一年期不保證續保的健康險,短期內仍不易推廣。

信用險損率高保費漲 業務增加五成

工程險則拜政府公共工程持續展開和進行之賜,仍有七.八七%的成長率。

而成長幅度最大的則為信用險,達二八.三七%,二○○八年保費收入為一一.九億元,二○○九年增加為一五.三億元,其中信用險約一一.五億元,成長五十%、保證保險則約三.八億元,衰退十二%。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沙克興表示,去年信用保險的超高成長率,主要因為前年的金融海嘯導致全球景氣衰退,使得信用險損失率偏高,國際再保費率因而上漲,再加上法商科法斯產物來台開業,專營信用保險所致。

第一大險種 汽車險衰退四.九%

第一大險種汽車保險保費收入計約四九六.五億元,占產險市場四八.九九%,較前一年度衰退四.九%。

去年政府祭出「二千CC以下汽車,貨物稅減徵三萬元,一百五十CC以下機車,貨物稅減徵四千元」的獎勵方案,使得新車數量從前一年的二十二萬輛增加到二十九萬四千輛,成長率達三成,但機車的銷售量卻減少二十五%。

除強制險之外,新車投保率遠高於舊車,沙克興說,去年新車在各險種的投保率分別為任意責任險七十%、車體險五十%、竊盜險八十%,遠高於前年整體新舊車的投保率,尤其車體險(約十一%)與竊盜險(約二十一%)。

但是強制險受費率調降影響,保費收入減少八.二六%,車體險與竊盜險則受四月一日起實施的費率自由化影響,保費收入衰退五.四三%。形成強制責任險、任意責任險與車體損失險的占率各約三分之一的局面。


新車銷售量從二○○五年的五十一萬輛一路衰退到去年的三十萬輛不到,雖然去年汽車銷售在稅惠刺激下回溫,但是貨物稅減徵措施只適用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購買並完成登記的新車,汽車與產險業者都擔心,今年的車市是否將因利多出盡再度降溫。對產險業務而言,除了擔心新車銷售數量的變化之外,還要面對因為費率自由化造成的十%以上的保費降幅,如果是團體車險的招標案,保費的議價空間更大。

這個占產險市場大約一半的業務,只要衰退十%就等於讓產險業務負成長五%,難怪業者普遍擔心,今年產險業的業務成長可能不樂觀。

傳統險種全面衰退 火、水險皆逾2位數

第二大險種火災保險衰退幅度高達十六.六六%,除了金融海嘯的遺害未了之外,影響最大的是費率自由化,尤其是占火災保險業務八十四%的商業火險。理論上,保險金額三十億元以上的業務費率原已很具彈性,應不受四月一日起實施的全面自由化影響,但市場人士說,即使是這一類的大型客戶,二折、三折的競價,也時有所聞。

企業的投保能力或意願降低,加上產險業者在價格上的競爭,火險這個產險第二大險種的光環逐漸褪色,占率從全盛時期的超過二十五%減少到十一.四五%,只比「後起之秀」傷害險多出約一個百分點,難免令人噓唏。

而與進出口業務興衰關係密切的水險業務負成長十四.七七%則不令人意外,因為到去年十月底止,台灣進出口總值分別衰退三十五.二%與二十七.三%。

二十家產險公司 僅五家成長

二○○九年產險業的變化包括華山產險遭金管會勒令停業、法商科法斯加入營運,友邦產險更名美亞,市場上產險公司的家數維持二十家。其中僅新安東京海上、旺旺友聯、華南、台產與台壽保等五家公司出現從○.二%到三十九.○五%不等的正成長。其他十五家衰退,幅度則從○.○九%到三十五.八八%。

當然各家公司成長或衰退的原因不一,從削價搶業務、提升服務品質、到競爭力或拓展業務的動能降低、客戶流失或公司核保政策等不一而足。

富邦產險雖衰退三.五九%,但仍以唯一超過兩百億元的佳績穩坐龍頭寶座,領先排名第二的國泰世紀約一百億元。總經理陳燦煌說,雖然整體市場衰退乃預料中的事,但維持比市場低的負成長率以及提高市占率仍是各公司努力的目標。然而以保費現金流入為業務目標的思維,已經證明可能導致一家產險公司經營失敗,追求核保利潤才是正軌,富邦業務雖然負成長,但去年的核保利潤則優於預期。

前五名公司與排序都與前年相同,繼富邦之後,分別為國泰世紀、新光、明台與新安東京海上,其中僅前三名保費收入超過百億。

旺旺友聯從前年的第七再下一城,晉級第六,想要重返友聯名列前五大的全盛時代的企圖心甚明。

至於包括被三井住友買下成為日商但保留原名的明台、原中央產險被AIG買下變成美商公司更名友邦,再合併同集團的環球,並於去年再更名的美亞等外商公司的業務衰退,除了市場因素外,沙克興說,外商公司的母公司或總公司介入核保、要求配合總公司核保政策,以及嚴守相關法令等,都可能使外商在台灣的業務拓展欠缺本土公司的靈活與彈性。

至於從公營公司變身而來,仍保有承保公營企業某些業務優勢的產險公司,包括台產與兆豐等,費率自由化則是繼公家機關的保險必須公開招標之後的另一次嚴峻挑戰。

二○一○年產險業向千億元說再見?

展望二○一○年,沙克興與陳燦煌都認為千億元大關難守,因為許多企業的保險都在年初續保,換句話說,到二○○九年底為止,這些企業的續保條件其實尚未反應當年四月一日起才實施的費率全面自由化政策,因此今年保費的調降是無可避免的。

而車市不僅不再有貨物稅減徵獎勵,且減徵優惠可能使得民眾提前於去年購車,今年新車銷售量是否能夠維持或增加仍在未定之天。

至於健康險,如果主管機關繼續維持不保證續保的觀察政策,勢必無法獲得保戶青睞。

看來,產險業可能在短期內必須對去年力拼而來的一千億元業績說再見。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安養費用付不起 勞團:望考量勞工處境
年金改革依舊爭議不斷,於年金改革分區座談會中,新竹市總工會理事長莊鑑川表示,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僅16...
財產保險
嚴懲酒駕 強制險加費無上限
汽車駕駛人注意!明(103)年3月1日上路的強制險酒駕加費新制,加費金額將不設定上限。產險業者...
健康醫療百科
麻疹傳染性強 嚴重恐致死
疾病管制署日前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1名北部35歲女性出現發燒、頭痛及出疹等症狀,另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