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全球產險業現況分析
文/吳秋蓉 | 2002.12.01 (月刊)

近兩年,全球產險業因鉅額的巨災損失、向下探底的股市與捉襟見肘的風險資本,正承受著巨壓而力求調適;另外由於股市前景不可測,加上安隆、世界通訊等大型企業醜聞現形,使得產險業面臨更艱鉅的風險轉嫁與管理挑戰。

有鑑於此,瑞士再保Sigma刊物,特別聚焦於國際主要產險公司所在的北美與歐洲,研究市場衰退、巨災損失與承保能力不足,對商業保險及再保險公司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承保利潤降低

●市場長期嚴重衰退,使得產險業在價格與市佔率競爭的嘶殺聲中哀鴻遍野。不過,即便獲利性仍低,承保狀況已漸改善。

●股市自二○○○年開始溜滑梯,業者無法再大幅仰賴投資收入,資本基礎緊縮,承保能力退化,導致保險費率調漲,承保條件轉苛,千禧年底商業保險與再保險價格開始穩定上揚,九一一後速度更快,預期二○○二年若無特別賠款,將於當年度恢復獲利。

●二○○一年對多數市場而言,都是最糟的一年——美國保險業遭遇史上首次淨損;歐洲業者在承保技術上的改善成果,不及彌補投資收益不佳之所需,若加上再保公司因九一一所承受的賠款損失,情況更糟;唯一例外的是英國,因為承保損益大幅提昇,使得整體獲利明顯改善。

環境變化加大

●市場衰退、巨災頻仍、股市疲軟,使得全球產險業資本基金縮水,各主要市場的償債能力比率(Solvency Ratio)自二○○○年即開始降低,全球產險資本於二○○一年約減少九百億美金,看來今年將是第三年走下坡。總估,全球產險資本自二○○○年底的最高點七千億美金,至今已減少約一千八百億美金,佔率高達廿五%。

●資金緊縮反映出的結果,便是各大業者的評比每況愈下。例如,評等為AAA的美國業者佔率,便由兩年前的卅八%,下降為現今的十九%。此外,再保市場也經歷了一連串的倒閉與評等降級情事。

●九一一後經歷短暫的市場復甦,但至今年八月時,許多股市已再創九一一後新低;日前爆發的安隆、世界通訊、全錄等企業財務醜聞,促使投資者對金融市場敬謝不敏;業者的投資收益又總是追著利率跑,種種因素都使投資環境不樂觀。

●安隆案後監理趨嚴,大型破產案接連發生,產險業的風險轉嫁與揭露成為焦點所在。九一一後,恐怖主義風險不再附屬於一般火險或營業中斷險中,業者從中體驗到損失幅度不可預測,對承保對象的可保性也有全新限制,亟待研發解決恐怖主義風險的創新方法。

業界多方因應

●市場價格加速上揚,現已擴及各險種(商業險種平均調幅廿∼五十%;個人險種五∼八%),風險特高的區塊,例如航空險,費率更是明顯調升。在美國,觀察二○○二年第一季財報,產險業的淨簽單保費,拜費率調漲之賜,成長了十.三%;而一○二.三%的綜合成本率較之以往,也有長足進步。在保費持續調漲,業者對風險控管嚴格把關之下,美國產險獲利率可望持續改善。歐洲各國的產險獲利性,則早在二○○一年便已獲提昇。預料未來數年內,產險費率仍將繼續調漲,而且承保條件將更嚴格。

●股市低迷與巨額損失造成承保能量虧損,市場獲利改善的機會便由新資本(目前約三百億美元,其中廿二%分布於歐洲、卅四%於美國、廿二%百慕達、廿二%為百慕達新興公司)取得,不過相對於前述一千八百億美元的資本縮減,只能填補部份缺口。 保戶與投資者對商業險種與再保險業者的資本健全度日益重視,評等較低的業者面臨著開發業務的困難,也無法充分享受週期性回春所帶來的好處。

●為降低投資風險,配合風險資本減少後的全面風險控管,業者的投資策略已有所調整。

●為因應費率調漲及承保條件漸苛,業者的產品組合已做調整,另類風險轉嫁(ART)商品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資料來源:Sigma No.4/2002〉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導入MyData 戶籍資料申請免奔波
為減少民眾申辦金融服務需準備各類文件的負擔,國家發展委員會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攜手推動「數位服務...
財經時勢
穩定獲利、洞悉未來 才是一流的保險公司
近來各國社經局勢震盪,土耳其政變、法國及比利時恐攻、英國脫歐等外患,加上一銀盜領案、台鐵爆炸案、天災...
財經時勢
勞動部:我國113年「同酬日」為2月23日
為喚起兩性同酬之公共意識,勞動部按年發布我國「同酬日」,兩性平均薪資除受性別影響外,亦與工作性質、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