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事後諸葛亮能避免再有人慘遭毒手
文/盧志高 | 2007.07.01 (月刊)

道德危險向來是保險公司最大的風險。犯罪者一旦很容易獲得理賠,食髓知味之餘,很可能進一步把保險當成謀財害命的工具,所以理賠人員也不能輕忽自己的重要性,即使只能扮演「事後諸葛亮」,還是可以救人性命,避免有人再慘遭毒手。

中國人壽李興國指出,理賠人員對於道德危險的案件,本來就有發掘及防堵的責任,但要發現這類案件,大多需要從個人的經驗及案件特徵來判斷,因為理賠人員大多沒有見過事故人本人,僅能依賴理賠金申請書、診斷證明書、事故經過、其他相關文件及投保時的資料,進行了解。

理賠階段也能發現異常訊息

不過,李興國表示,一般詐領保險金的案件,其實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理賠人員可以從下列人、事、時、地、物、商品特性及理賠過程,來研判其中是否有問題:

1.人:通常會有主動投保、短期間密集投保等特徵,而且事故發生時,目擊者或隨行友人也不多。而被保險人與家屬關係一般不大密切、少有朋友、財務狀況有問題、不然就是身分與保額不符或是年收入與年繳保費不成比例。

2.事:事故巧合太多,前後經過交代不清。比如同一地區類似的事故一再發生。

3.時:事故發生時多為夜晚或天色昏暗之時。

4.地:事故發生地點不合理,多為偏遠地帶。

5.物:比如慣用手以外的肢體受傷,且事故地點通常無法尋獲斷肢。

6.商品特性:大部分投保低保費、高保額且投保容易的商品,如定期壽險、旅行平安險及意外險,但定額型醫療險案件近來也有增多的跡象。

7.理賠過程:醫療過程或事後警方調查,皆採不配合態度、甚至任其傷口敗壞,或在理賠辦理中即不斷騷擾,並揚言抗爭,企圖影響理賠決策。

有違常情  就要提高戒心

南山人壽莊政達也補充指出,一般人在親人身故時,大多忙於處理親人後事,且情緒低落,不大會立即處理保險事宜,但若為保險犯罪者,則會積極將屍體火化,並破壞事故現場,對保險理賠與否表現極度關心,有違常情,因此,理賠人員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自然要提高戒心。

莊政達同時認為,事故發生日與保單生效日相近,甚至一投保即出險,且事故原因不明,事故現場沒有目擊者,被保險人投保金額與其收入所得不相符,平時沒有購買保險的習慣,短期密集投保等情況,也可能透露出一些不尋常的訊息。

此外,莊政達強調,受理理賠申請時,如果發現被保險人有多張且鉅額的保單,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前的行為異於尋常、不合常情,理賠人員通常就要提高警覺,甚至要求公司及檢警繼續追查,或許可以避免下一件憾事發生。

新光人壽陳邑芳指出,真正的道德危險案件,大多經過縝密的策劃,保險公司如果沒有證據,也只能忍痛理賠,但由於這會影響到損失率,結果勢將提高保費,損及絕大多數善良的保險消費者。因此,理賠是一種藝術,但更是社會的公理。

陳邑芳認為,理賠人員應該把自己當成法官,培養「勿枉勿縱」的能力,因為每件案子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理賠人員的每一個決定,也都會影響一個家庭未來的經濟,甚至社會大眾對保險公司的觀感。

立法才能有效遏阻保險犯罪

莊政達強調,保險犯罪因搜證不易且認定困難,以往定罪率偏低,是保險犯罪防治的難題之一,尤其保險犯罪的案例大多分散在各保險公司,而保險業者之間的橫向聯繫較少,以致防範困難。目前壽險公司雖有理賠小組定期開會溝通,但功效有限,業者應整理保險犯罪類型,然後透過立法,才能有效遏阻保險犯罪。

另一方面,保德信人壽李建興表示,在實務經驗上,一般無關人命且單筆金額不太大的案件,或許比較不易受到重視,但真正牽涉到謀財害命的案件,勢必會有檢警介入調查偵辦,因此,企圖藉此詐領保險金的詭計,未必很容易實現,心懷不軌之徒應該要有所警惕。

保險犯罪防治中心功能仍待加強

至於在防範保險重大犯罪上,保險犯罪防治中心到底發揮多少功能?

李建興認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的成立,在某些程度上,確實有助於保險公司在資源上的整合與運用,但該中心因缺乏公權力,在角色上過於被動,因此,真正可以做些事的單位是主管機關,也唯有主管機關,才能在以商業利益為優先的壽險業者當中,整合出防制保險犯罪的有效力量。

莊政達則表示,近幾年因經濟不景氣,保險犯罪詐欺案例時有所聞,每年保險業被詐騙的保險金約達300億元,但保險犯罪防治中心似乎缺乏積極作為。因此,保險犯罪防治中心未來除應開辦相關教育訓練課程外,也該針對疑似案例進行系統化及量化的工作,深入分析保險犯罪詐欺的成因與特徵,尋求防制與解決之道。

陳邑芳指出,保險犯罪防治中心的積極度不夠,行動力不足,對於保險公司的通報案件,必須先經主觀判斷後,再決定是否調查,功能自然不彰。因此,對於道德危險案件,保險業界仍然習慣向公會通報,或由同業間自行通報。

當然,陳邑芳表示,這或許是因為該中心屬於財團法人,沒有足夠的權力及法源依據,財力及人力(指具專業且有權威的人)也不足,但該中心如果要落實當初設立的目的,勢必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勞動部:擴大青年就業、積極促進銀髮就業、讓勞保制度穩定運作
勞動部自108年至111年跨部會共同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已協助75萬名青年順利就業,青年失業率...
健康醫療百科
小寶貝的手術與保險
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寶,這句話可以在壽險公會醫療險統計獲得印證。 壽險公會資料...
財經時勢
燙髮慘遭火燒頭 公共意外責任險有得賠!
去年十二月,台中市一名婦人至美髮店燙頭髮,用以燙髮的溫熱塑機莫名起火爆炸,導致婦人多處二度灼傷。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