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真正的風險,不一定是生病本身,而是面對疾病時,沒有足夠的財務能力,可以做出最好的選擇。國人雖有強大的全民健保撐腰,但在超高齡化與醫療通膨雙重夾擊下,「自費」恐已經成為醫療日常。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台灣民眾自費醫療支出占經常性醫療支出,比重高達37.1%,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墨西哥,遠高於日本、南韓、美國等國家。由此可見,即便有被譽為「台灣之光」的全民健保,民眾仍得承擔大量「非健保給付」的自費醫療。
而這樣的壓力,正在轉化為每一個家庭的支出。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灣家庭「醫療保健支出」占整體消費支出比例高達17.7%。換句話說,當一戶家庭每年花費100萬元時,就有將近18萬元用在與健康有關的支出上,等於直接壓縮了原本該花在子女教育、日常生活、甚至退休儲蓄的預算。
若進一步聚焦到癌症家庭,更能體會這種「沉沒式」醫療支出的真實衝擊。台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發現,近4分之1病友自費支出超過百萬元,甚至有超過5成癌症家庭坦言,這些費用已經影響日常生活開支,其中15%必須向親友借貸或貸款應急。然而,儘管有商業保險的協助(74%癌友曾透過商業保險理賠支付費用),但仍難掩「財務壓力不是個人,是全家一起承受」的殘酷現實。
當自費項目愈來愈多、費用愈來愈高、風險愈來愈難控,持續擴大的醫療缺口,儼然成為家庭財務的潛藏變數,不僅逐步侵蝕原本預留給生活、教育或退休的資金配置,一旦發生疾病,恐為整個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財務黑洞。
全民健保雖然被譽為台灣之光,但其設計本就以「基本醫療」為主。在健保給付無法快速更新、經費又愈來愈吃緊的情況下,面對高齡、高通膨與癌症慢性病化「新三高」風險,商業醫療保險不再只是健保之外的備用方案,而是真正守住家庭財務底線的重要防線。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中信人壽:保險節稅注意四大重點
報稅的季節即將到來,中國信託人壽(簡稱「中信人壽」)提醒民眾,每月繳納的健保費、勞保費,及每年... | 市場訊息 保險公司形象 取決於業務員
「你在哪裡工作?」「我在○○人壽做……(話還沒說完)」「你在賣保... | 公、勞、農、健保 未加勞保的受僱勞工 職業傷害仍能申請職災補償
雖然日前勞保局才公告,參加勞保的人數已突破855萬人,但因目前法令僅強制規定僱用5人以上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