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選對方法與基金 確保子女贏在起跑點
文/盧志高 | 2007.07.01 (月刊)

雖說透過適當的理財規劃,教育支出絕對不是無解的習題,但對於利用投資型保單替子女累積教育或創業資金的父母而言,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基金種類,少則十餘種,多則上百種,性質也不相同,到底該注意什麼及如何選擇、操作,才能確保子女「贏」在起跑點上呢?

孩子的成長,不可能停止或打折。面對小孩「很快」就長大的事實,雖說父母親為子女儲備教育、創業資金,還是可以擁有10至15年的準備時間,但畢竟不如替自己做退休規劃,可以訂定長達20至30年的期間,來得充裕,因此,在做法上,也要有不同的思維。

掌握5大原則

綜合富達投信總經理謝誠晃、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理盧明芬及ING安泰投顧企劃部經理詹茹心等人的意見,父母親要有效累積子女教育、創業資金,首先應該掌握下列5大原則:

1、精挑細選適當的投資理財工具

由於教育基金是一筆必要的花費,所以應該選擇波動性較低、長期報酬率穩定、足以對抗通貨膨脹、能夠迅速變現的投資工具。而共同基金的變現性強,更不乏波動性低、長期報酬率穩定的商品,加上還可視基金獲利狀況,分批贖回,隨時支應不同階段的學費需求,因此,共同基金應是父母們籌措教育資金時的最佳幫手。

2、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不必一次拿出一大筆錢,才是實際可行之道。由於為子女籌措教育資金,一般屬於長期的理財目標,所以最好透過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強迫自己輕鬆但有紀律的累積一筆錢,然後經由日積月累的「長期複利效果」,才能讓孩子求學的每個階段,都能有足夠的教育經費。

3、建立股、債均衡的「核心」資產配置

由於規劃子女教育金的時間可能長達15年,而15年可能經歷多次景氣循環,子女教育金又「賠不起」,所以一定要秉持「以長護短」的原則,先選擇「核心基金」,避免錯失獲利良機,再運用穩健的資產配置,來對抗短期的市場震盪,才能穩健的邁向目標。

4、穩健投資,切忌短進短出或過度集中高風險市場

籌措子女教育或創業資金的目的,主要是因應子女未來的教育費用或創業需求,並非要賺取暴利,所以父母們應該以穩健的投資角度切入,避免因短進短出,造成理財規劃中斷,讓「長期複利效果」打折,甚至因過度集中投資在高風險市場,賠掉本金,失去為子女籌措教育或創業資金的本意。

5、以時間換取金錢,愈早開始負擔愈輕

理財若能趁早,同時以強迫儲蓄的觀念來投資,金錢與時間的複利乘數效應,將可有效減輕父母們龐大的財務負擔。長期投資的優勢,就在於用「時間」換取「金錢」。假設需要的總金額是固定的,那麼,每年投資金額、投資報酬率及投資年限,就是3大影響因素,所以越早投資或投資期間越長,每年投資的金額就可以降得越低,甚至可以因此減少承受行情波動的風險。

優先選擇長期績效穩健的基金 至於哪些基金最適當呢?

盧明芬及詹茹心認為,父母們在規劃子女教育金時,不妨優先選擇長期績效穩健良好,而且投資範圍涵蓋歐、美、亞洲的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全球平衡型基金。因為全球型基金的經理人,會根據各地股市狀況,選擇最具優勢的市場與產業,讓每天工作忙碌的父母們,可以免去時常鑽研或追隨市場變化、轉換基金的麻煩。

此外,包括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因長期的成長潛力可觀,為了避免錯失良機,只要嚴控投資比率,比如10%左右,也可以考慮逢低分批買進並長期持有。

適時調整股債投資比重

另一方面,盧明芬建議,父母親也可以根據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時間,來決定投資標的的風險程度及股債投資比重。

比如在子女6歲以前的嬰幼兒時期,因距離出國留學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可以投資在著重資本穩健成長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並且酌量投資在東歐、拉丁美洲等新興股市基金(詳附表)。

隨著子女年齡漸長及父母收入較趨穩定,可以將部分資金轉至歐洲或美國等比較成熟的市場,同時增加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

但到了子女高中、大學時期,因為用錢時間逐漸逼近,這時不妨把資金分批轉至固定配息的全球債券型基金及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基金,並且在高等教育將屆的前兩年,將所有資金轉換至海外債券型基金,以降低行情波動的風險。

用單筆投資強化錢滾錢的效果

當然,如果父母們手上已經有一筆積蓄或年終獎金等額外收入,而且確定不需要動用到這筆錢,盧明芬表示,除了定期定額投資之外,也可以視情況增加單筆投資,配合自身風險承受度的考量,尋找適合波段操作的基金積極投資,賺取波段價差,以享錢滾錢、利滾利的效果。

如果父母們還是想保守一點,也可以加碼長線趨勢看好的基金,長期持有。

仍要建立停損及停利的觀念

但無論如何,對於單筆投資的基金,父母們都要建立停損及停利的觀念,並且嚴格執行,才能避免因貪心或不顧風險,發生無法如願加速累積到教育資金的憾事。

盧明芬指出,一般上班族夫妻要靠薪水養家並栽培小孩,真的很不容易,但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善用基金來從事理財規劃,才是減輕肩頭重擔的最佳法門。

培養定期檢視的觀念

但除了善用海外基金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之外,她提醒,父母們最好養成每半年重新檢視一下投資組合,並且適度贖回或轉換的習慣。相信運用這種簡單的投資方法、彈性的投資策略,可以更有把握累積到足夠的資金,成就孩子的未來,也讓家庭更為圓滿。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長照三寶的失智症理賠關鍵
長照險、特定傷病險、失扶險被稱為「長照三寶」,險種各有特色,也適合不同族群,民眾經常不知道如何選擇商...
市場動態
新制勞退6.2萬人忘了領 金額高達37億
許多勞工領了老年給付、卻忘了還可以領退休金,勞保局表示,將於7月起至年底陸續發函提醒勞工申請退休金,...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新壽春節服務不打烊 提前支付滿期金、生存金
農曆春節將至,新光人壽因應保戶資金靈活運用的需求,將提前給付滿期金和生存還本保險金,並提供24小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