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台灣憑什麼?彭金隆給3個理由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9.10 (新聞)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3個多月,多次對外提到「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目標,今(10)日他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現在正是天時地利人合的絕佳時機,而且台灣具有3個優勢,足以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事實上,總統賴清德在金融方面提出許多鬆綁法令政策,目標是吸引國外的資產公司來台灣立點投資,讓台灣能夠成為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並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主要推動政策。

首先,彭金隆表示,台灣具備穩健成長的經濟、穩定提升的國民所得、豐富的民間財富、充沛的資金動能等「天時優勢」,讓台灣在成為資產管理中心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基礎。例如,銀行存款與超額儲蓄都有充足的資金,且台灣金融業的各項指標持續擴展。

其次是地利優勢。台灣資本市場具備國際競爭力,包括世界領先的優勢產業(如半導體)、民國110年開放私人銀行業務後,財富管理規模也持續擴大,台灣的ETF市場在亞洲位居前列,這些都讓台灣近年來在國際上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投資人對台灣的投資興趣也逐漸增加。

第三,國家政策的態度非常支持這個目標;而針對外界提到「台灣的發展定位」,彭金隆直言,「我們不會複製別的國家,也不會去取代別的國家,而是要有自己的定位,我認為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鏡,也就是利用多元產業吸引外資投資,」儘管「吸引外資」是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當關鍵的一環,但彭金隆直言,「如果連本國人的財富都留不下來,如何吸引外資?」認為留財和引資並重,但現階段來說「留財」可能比「引資」更重要。

彭金隆比喻,期盼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能夠像有紮根的植物,能夠深根於台灣,而不只是短暫的資金流入。金管會也制定五大計畫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包括1. 壯大本國資產管理業,並擴大吸引外資;2. 推動普惠與永續融合的財富管理計畫;3. 促進財富管理業務發展,並研議金融特區的可行性;4. 擴大國內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與策略性投資項目;5. 強化資本市場與國際合作,並推動新創產業投資。

「目標是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彭金隆表示,要透過大規模法規鬆綁,讓市場有感,四年內讓資產管理規模和市場參與都大幅成長,最終在六年得到國際認同,成就區域競爭力。

針對保險業的部分,保險局局長王麗惠則提出四大主軸,包括活化國際保險業務(OIU)、本國投信業壯大計畫、擴大保險業資金投資國內,以及將綠色金融融入規劃。此外,未來也將採取四大措施,包括增加國內公共建設案源、擴大國內債券市場及證券化市場、鼓勵保險業投資公建及銀髮產業,並鼓勵保險業投資策略性產業。

王麗惠也強調,未來將修正相關法令,調降保險業投資公建型PE風險係數,也將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連結標的,鼓勵壽險業多考量委託國內符合一定條件投信公司辦理並放寬投資型保單類全委可連結標的。

另一方面,隨著綠色金融成為趨勢,壽險公會副理事長莊中慶表示,台灣OIU幾乎面臨停擺,因為疫情因素,幾乎只做個人、沒有法人,明年2月稅負優惠到期,金管會已提出希望稅負再延長十年,對此他樂觀其成。此外,他也提出兩個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設立國家公共建設案源平台,平台上可以列出各公共建設案源、要花費多少錢、投資期多長等;二是放寬壽險可參與部分轉投資公司經營,目前礙於保險法,壽險公司投入很多資金、卻不能參與經營,他期盼能在政府允許的類別內,讓保險公司可管理轉投資公司。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食安風暴 專家:9成疾病與飲食有關
不論生的、熟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酸甜苦辣各種調味,都能成為佳餚、美食,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幾乎一...
財經時勢
醫療、人壽、傷害保單三大改款 見人就要腳勤
本文重點:明(2020)年1月1日後,醫療、人壽、傷害保單有三大改款,第一、...
市場動態
傳統型與投資型保單業務拉鋸戰開打
國內壽險市場無論在通路、商品或行銷方式上,這一兩年來都產生了急速且劇烈的變化,壽險業者對市場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