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911事件發生當天,各大電視台爭相轉播美國兩架飛機先後撞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兩棟大樓的重大新聞,曾經看過的人,大概一輩子都很難忘記那些驚悚畫面。只是事發當時消息混亂,因為各方說法不一,觀眾很難在第一時間確知到底發生甚麼事,直到後來才知道這是一樁史上最悲慘的恐怖攻擊事件。
那一天是2001年9月11日
這兩架飛機是2001年9月11日早上被19名基地組織恐怖份子劫持的四架民航機當中的兩架,還有一架衝撞五角大廈,最後一架原擬飛向華盛頓特區,因為機組員與乘客反抗,最後在賓州一處鄉村墜毀。四架飛機上的機組員、乘客、恐怖份子全部喪生。
世貿中心雙塔被衝撞後,一時間現場漫天煙塵,伸手不見五指,加上當時正逢上班時間,路上行人驚慌哭喊逃難,兩棟大樓內的上班族則除了重傷動彈不得之外,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場面宛如人間煉獄。不到兩個小時雙塔完全倒塌,而且波及附近多處建築,原本高聳壯觀的大樓頓成廢墟。
三千人死亡,史上最慘
災難過後,總計九一一恐怖攻擊共造成在四架飛機上的19名劫機者與乘客、機組員共246人、在雙子塔內的2606人以及週邊建築物內的125人等近3千人死亡,比日本突襲美國的珍珠港事件還多出近6百人。
罹難者還包括前往救災的消防隊與警察。當時因為無線電通訊故障,衝入火場的消防隊員未能及時接到撤離的命令,導致三百餘名消防隊員在大樓倒塌時殉職,數十名警察被活埋。
共有八十七個國家的國民在這次事件中喪生,堪稱是史上涉及國家最多的國際恐怖攻擊事件。
災後十二年,千餘名生還者罹癌
如今911屆滿12年,在原址重建的自由塔(Freedom Tower)預定將在今年完工。
但是這個即將完工,樓高百層、全美最高的建築並未讓911悲劇就此走入歷史,除了無數罹難者家屬走不出傷痛,以及許多生還者無法從創傷後症候群痊癒,而衍生的家庭與社會問題之外,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最近發表的報告更勁爆指出,到今年八月止,因為九一一事件吸入或接觸大量粉塵等有害物質,導致的癌症罹患的人數高達1140人!而罹癌者多為當時前往救援的救難人員、在世貿中心與附近工作的職員與鄰近的居民。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Mount. Sa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也顯示,和911事件相關人員罹患癌症比率比一般人高出約15%。
目前已知911受害者罹患的前十大癌症包括:
‧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一五七人)
‧黑色素瘤皮膚癌(一一七人)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一一二人)
‧甲狀腺癌(九十七人)
‧白血病(七十六人)
‧肺癌(七十二人)
‧腎臟癌(六十八人)
‧膀胱癌(六十二人)
‧結腸癌(六十一人)
‧乳癌(五十五人)
罹癌人數可能會持續攀升
這份在今年911前夕發表的報告,讓當時曾經在災難現場附近的民眾再度經歷一次「恐怖攻擊」。而且更可怕的是,報告還指稱,罹癌人數可能會持續攀升。
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911事件十週年簽署「札卓佳911健康與補償法案」(Zadroga 9/11 Healthand Compensation Act),提供該事件的健康受害者醫療補助,金額高達四十三億美元,其中包括大約五十種癌症在內。足見這些當時幸運逃過一劫的民眾,如今面臨多麼可怕的後遺症威脅。
這也證實了有毒物質的確是致癌因子的說法。攻擊事件發生當時,由飛機燃料油引起的爆炸、建築物起火燃燒、崩解後,從油料、建材、裝修、建築物內的電腦、桌椅、設備、用品等物品及塗料…大量釋出的氣體與粉塵,使得救難人員與附近民眾曝露在大量有毒物質中,或吸入、皮膚接觸,因而埋下日後罹癌的隱憂。
值得重視的是,這類粉塵等有毒物質,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只是未能引起普遍重視,911後遺症報告公布後,讓不少民眾在驚嚇之餘對周遭環境的安全提高警覺。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產學巨頭 看「險」棋的下一步要剪輯一支有關台灣去年大事紀的影片,恐怕掠過的畫面多半是大家不樂見的,南台大地震、陸客團火燒車、或是... | 財經時勢 賴清德、顧立雄…政治名人最青睞的險種與壽險公司?監察院公布最新一期的廉政專刊,讓民眾可以一覽公職人員們的資產狀況,而其中最讓人好奇的就是,這些鎂光燈... | 市場訊息 兆豐產險:平安出遊必備! 租借車一樣有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