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買保險只有在理賠時才會與保險公司發生糾紛嗎?那可不一定。越來越多保戶在還沒有發生理賠事故前,就因為招攬糾紛、契約轉換或變更、解約、服務品質等問題,向保險局或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申訴。
金管會日前公布前述兩個單位今年上半年受理的申訴案件統計,總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成6。其中,與理賠有關者僅小幅增加5%不到,非理賠申訴件數卻大幅成長58%。
若分別以產、壽險來看,財產保險的糾紛超過9成與理賠有關,人身保險的糾紛則超過6成與理賠無關。
也就是說,產險的被保險人大多到事故發生並申請理賠時,才發現自己的認知與保險公司有差異,例如殘廢等級、理賠金額、事故原因的認定等。而壽險保戶則大多是在尚未「用到」保單之前,就與保險公司或業務員發生爭議,而且其中有48.9%與招攬糾紛有關。
既然有近一半的非理賠糾紛,種因於業務員招攬之時,如果要消除糾紛與申訴的惡果,主管機關除了消極的處理申訴案件,還有將保險公司處理效率,列入差異化管理的參考之外,對於日漸普及的各種非傳統通路,似乎也應比照對保險公司的做法,一併統計及公布發生糾紛的件數與原因,供消費者參考。
過去講到業務員,一般人總直覺地認為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與保戶的糾紛因而全算到保險公司的頭上。
雖然無論那一種糾紛,包括是否慎選通路在內,保險公司都有無法推諉的責任,但有些實際接觸消費者的通路,例如經紀人或代理人公司的業務員、銀行理專、電視購物台的主持人或來賓、電話行銷人員等,卻是部份糾紛的源頭。
尤其與理賠無關的申訴案中,竟有近5成集中在招攬糾紛,主管機關對各種通路的管理與監督,更沒有偏廢的理由。
比如今年上半年非理賠申訴案件最多的全球與宏泰兩家壽險公司,都是以經代人為行銷主力的業者,兩家的非理賠申訴率分別為萬分之0.82與0.54,均為同業平均數0.05的10倍以上;兩家的件數更佔同業的24%,亦即大約每4件與理賠無關的申訴案,就有1件是衝著這兩家公司而來。
這些數字當然都在主管機關的掌握中,但若把保戶申訴的件數與責任,都算到保險公司的帳上,對保險公司並不完全公平,對保戶也是。
因為有些通路商的名氣和活動力,可能都遠高過他們合作的保險公司,甚至使保戶只知道通路商的名字,卻不知道自己買的是哪家公司的保單。如此一來,主管機關公布保險公司申訴率供社會大眾參考的美意,還是不免打了折扣。
如果可以一併統計及公開最多糾紛的通路及通路商名稱,因通路與保險公司都有減少糾紛的壓力,或可改善申訴件數上飆的狀況。對保險業形象提升,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高齡懷孕狀況多 婦嬰險保障跨二代台灣女性生育年齡逐年提高,懷孕風險也相對增加,儘早為自己和寶寶做好保險規劃,是準媽媽的重要功課。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開工防疫不鬆懈 實施員工快篩健康回報機制等防疫措施 守護同仁及客戶健康為嚴防Omicron疫情及春節期間潛在群聚感染風險,富邦金控於2月6日實施員工健康回報機制,富邦金控... | 市場訊息 兒子,你是我的支柱當場爸爸和媽媽嚇傻了,連平常有處理車禍事故經驗的我,也被突來的撞擊嚇到,停頓幾秒,想到主管教導的車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