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金管會日前公布2022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衡量結果,細數各項指標的成果表現,其中和保險業有關的部分,包括微型保險、小額終老保險、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等都推動有成,不論累計承保人數或有效契約件數,都達到前年訂定的目標,顯示台灣民眾在保險商品的可及性和使用度上,都正朝向普惠金融的方向前進。
但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沒有達標」的部分。
在洋洋灑灑高達近30項衡量指標與觀察指標中,「推動保險區塊鏈服務參與家數」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有效保單成長件數」是唯2沒有達標的項目。前者因有2家保險公司系統建置較晚而來不及完成,屬於保險服務數位化腳步的遲延;但後者,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有效保單成長件數未達目標,則攸關國人保險保障的使用性和普及化。
根據金管會資料,「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有效保單成長件數」目標為11.2萬件,但實際成長件數僅9.1萬件,金管會指出,是受到全球升息、通膨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所致。
但事實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向來就不受台灣民眾青睞,從過去有效契約件數「佛系」緩步成長來看,儘管投保件數逐年攀升,但屋主要不要投保,從來都和大環境景氣好不好、有沒有發生重大傳染疾病,沒有太大關係;絕大多數投保住宅火險的保戶,都是因為房屋貸款需求,在銀行要求下不得不投保。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保費相當便宜,不論是豪宅新建案,還是老宅舊公寓,均一價每萬元保額保費9元,換算下來,就算投保到最高保額150萬元,保費也只要1350元。
但買保險,從來就不是因為便宜,畢竟保險是「沒用到最好」,誰都不想發生事故;如果買的保險,很難理賠得到、理賠金額又低到讓人無感,那這樣的保險,還有非投保不可的理由嗎?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就是既「很難理賠得到」且「理賠金額低到讓人無感」的保險。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僅保障「全損」,像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那樣整棟房屋倒塌,保險才會理賠,而且就算投保到最高保額,也只會理賠150萬元(若尚有房貸未還,6成保險金需償還給銀行)。
礙於《憲法》保障人民有擁有、處分財產的權利,政府無法強制要求所有屋主都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不能規定屋主必須像車主一樣,投保強制汽車責任險(強制險保障的是第三人,而非財產);然而,房屋代表一個家,家是安身立命之處,失去住宅而被迫流離失所,絕對不是人民或政府所樂見。
對人民來說,既沒有切身感受到危機逼近的風險意識,也缺乏「非投保住宅地震險不可的理由」,若不改變商品結構、或從其他面向著手,只是繼續走苦口婆心的教育宣導路線,台灣未來的住宅地震險的投保率,恐怕只會持續低迷。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民法》通過18歲即成年 哪些保險事項會受影響?立法院會本(12)月25日三讀《民法》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並設緩衝期,定於2023年元旦施行。昨(...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 維持好紀律 強制險保費省3成(詳全文)據統計,去(2014)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1千8百多人,超過40萬人受傷。龐大死傷數字... | 市場訊息 健保署: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 健保署112年11月1日起 放寬「連續血糖監測」檢驗規定為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有效監控血糖變化,作為醫師治療決策參考,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112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