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把錢存在保險公司比放在銀行、郵局有利,這個說法在存款利率持續探底的情況下,很容易獲得定存族的肯定,也因而在景氣低迷、失業率攀升的環境下,光是短年期躉繳保單便為壽險業去年度帶來近一千零四十六億元的保費業績。
加上,國人逐漸意識到退休養老規劃的重要,趁著年輕收入較多的時候為將來退休後準備一筆老年生活費的觀念也越來越普遍,因此保障兼儲蓄又可當做養老的保險,在消費者容易接受、業務員好賣的情況下,近幾年來均保持一路長紅的態勢。不過,依照今年度各家公司主力保單推薦的情形來看,似乎有稍緩的跡象。
推薦張數不到三成
根據各家壽險公司主推的保單統計,今年度包含還本終身壽險、定期養老險等儲蓄型保單一共只有三十四張,佔不到全體保單的三成;相較於去年六十多張的盛況已明顯大幅減少。
而今年推薦這一類型保單的壽險公司只有十六家,也是明顯的比去年度減少,其中台壽、南山、國寶、遠雄等本國壽險公司,及全球、宏利、保誠、統一安聯等外商壽險公司,都是今年退出儲蓄型保單戰場的公司;而宏泰、保德信、康健這一兩年都沒有推薦儲蓄型保單;富邦人壽則是今年才正式加入這個看似萎縮的戰場。
事實上,今年度保單預定利率從四%調降為二.五%之後,儲蓄型保險保費上漲的幅度大約在四十%到五十%左右,一般而言都還比純保障型的終身壽險上漲的幅度低(終身壽險約漲六、七十%),但為什麼今年各公司主推的情形卻是有大幅減少的現象?原因之一是許多業者已開始警覺這種較市場利率行情高的儲蓄型保單賣多了,對財務及投資的壓力也會相對提高,因此不得不緩一緩主推的熱力;而且在景氣不佳的情況下,要教消費者掏腰包已不容易,更何況是這種保費相較於其他險種高的保險。
還本型終身壽險給付方式變化多
綜觀今年各壽險公司所主推的儲蓄型保險,將近六成五都是還本型終身壽險居多,主要給付內容仍鎖定在身故或全殘保險金、繳費期滿後某特定期間固定領取的生存保險金;而中央、幸福、國泰、國華人壽等更提供了二到三級殘廢保險金;至於生命末期提前給付、豁免保費附約及祝壽金等,也在部分的還本型終身壽險看得到。
而還本型終身壽險的重頭戲——還本方式更是別有一番較量,其中除了「紐約五福終身壽險」以三或五年領取的方式之外,其餘均以二年或每年領取的方式居多;有的還提供繳費期間內即可每年或每兩年領取生存保險金。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給付項目越多、給付金額或次數越多的儲蓄型商品也會相對反映在保費價格上。
養老壽險滿期金較勁
另一個儲蓄型保險的代表——定期養老壽險,推薦的各家公司也都提供了不同的商品特色及保障內容,其中有較勁意味的地方便在於滿期給付的方式。有的強調退回全額所繳的保費當做滿期金,也就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用利息買保險」,例如「大都會金吉利保險」、「富邦花旗還本定期壽險」、「環球瑞泰六年期定期儲蓄壽險」等。
或是為避免通貨膨脹導致領取的滿期金縮水,部分保單則以增值或倍數給付的方式提供滿期金給付,例如「中國百分百保險」、「新光金滿意二八八八還本保險」、「興農增額百分百養老保險」等。
而如果以滿期金領取的期限而言,則「富邦花旗還本定期壽險」、「郵政五年期滿平安儲蓄保險」、「環球瑞泰六年期定期儲蓄壽險」等,便是被推薦的保單中,最短時間內可領回滿期金的定期養老險。
外商公司本土化功夫不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仔細比較本國及外商壽險公司所提供的儲蓄型商品保單預定利率,則普遍而言今年外商壽險業者推薦的儲蓄型保險預定利率大多為二.七五%,反倒較本國壽險公司的二.五%高。
當然,除了以利率高低的角度做為商品銷售或設計的重點外,儲蓄型保單仍有其特有的功能性,例如強迫儲蓄、做為養老資金、子女教育或出國留學費用等等,因此如果消費者在保障型保險已有完備的規劃下,另根據理財的實際需要而建構儲蓄型保險,更能發揮保險不同商品的功能及特色;相對的,如何贏得消費者對這方面保險商品的青睞,更需靠各公司的真功夫了。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4案例剖析,實支實付醫療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可說是保險規劃的「基本款」,不過,實支實付醫療險都是定期險,最高續保年齡大多限制...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佛心來著!新壽保戶完成數位服務 iPhone XS等你拿!新光人壽為拉近與保戶距離,鼓勵保戶加入網路會員並使用網路會員便捷自主服務,特別推出「萬人集氣大FUN... |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日本郵便制度150周年紀念彩色精鑄銀幣上市 把握珍藏良機!臺灣銀行自110年11月10日起,於臺灣銀行網站「黃金業務-紀念幣及套裝錢幣訂購」、各分行(簡易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