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社會保險服務協會理事長張智雄先生,今年年初因心肌梗塞身故 。據了解張先生是因密集上課過於勞累,引發心臟疾病,之前未曾因該疾病就醫過,因此有人就說,張智雄先生應該是「過勞死」。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過勞現象時有所聞,若不幸因過勞導致死亡或殘廢,能否視為職業病,申請勞保的職災給付?目前勞工保險對「過勞死」的認定標準又是什麼?
「過勞死」是日本的用詞,我國勞保職災認定並沒有所謂過勞死,但是過勞所可能導致的急性循環系統疾病,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與急性心臟疾病,若經醫師判斷職業原因與過勞症狀相關,就可能被認定為職業病,申請職災給付。
要認定及評估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所致的工作災害,必須考慮許多複雜的因素,包括最近的工作環境、工作狀況的變化等。當然,是否起因於工作,更是判斷的重要準則,根據「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被保險人於作業中,因工作當場促發疾病,而該項疾病與作業有相當因果關係者,視為職業病。」因此,在判定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時,工作的規則與職業病的特異性是考量的重點,而是否有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更是認定的依據之一。
過勞症的認定標準
因職業上的狀況為原因而發病的案例,需有醫學上明確的認定。一般比較具體的認定標準有:
一、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在工作者發病前,有跟工作相關連的突發事件,且其發生狀況可按時間、場所作明確描述者;或在特定的工作時間內有從事特別激烈的工作,導致增加精神或肉體的負擔。例如:死亡前二十四小時仍繼續不斷工作,或死亡前一星期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以上。另外發病當日往前推算一個月,其加班時間超過一百小時,或發病日往前推二至六月,每月加班累計超過八十小時者,也可被認定。
二、「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在醫學上足夠成為疾病發生的誘因:例如,在判定腦中風是否為職業所引起時,通常必須有足夠因素可以判斷是誘發該疾病的原因;如發生過與職業有關連的重度體力消耗或精神緊張,而此體力消耗或精神緊張曾在醫學報告上被認為可以引起腦中風者。
三、時間上的相關:從「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到疾病發生的時間間隔,在醫學上必須被認為是妥當的。例如腦中風,通常在發病前或發病當日,必須存在有導致疾病的「特殊壓力」。一般中風從特殊壓力發生到發病期間內,大部分會有輕度頭痛、噁心、暈眩等過渡症狀。
除了上述的認定標準外,工作質與量的改變也是考慮的因素。例如,通常不做肉體勞動的工作者,由於突發狀況,需要從事特別激烈的肉體勞動工作,或突然比平時的工作,在時間上或數量上增加許多。此外,若能證明因為工作性質臨時改變,或工作量增加導致發病機率超過五十%,也可被認定為過勞現象,獲得職災給付。
職災給付可多領十個月
過勞症是否算職業病,是要由醫師根據認定標準來判斷。隨著過勞現象的增多,勞委會在今年初也特別增列「過勞」的認定基準,並放寬認定範圍。年初過逝的張智雄先生,若是符合上述標準,應該可以提出職災死亡的申請,可比普通事故死亡多領十個月的勞保給付。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4年09月03日
勞動部:勞保局主動通知符合條件之職災失能被保險人請領失...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後疫情時代教育金準備大調查」每位孩子所需教育金首度突破400萬 達五年來最高受到少子女化的影響,家長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與關注日益提高,為進一步了解三明治族家長準備子女教育金的需...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國營保障 珍愛銀髮(詳全文)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加上少子化趨勢,社會上有愈來愈多需要照顧的人口、照護時間也愈來愈長,長期照護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