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高齡詐騙5年暴增近200% 如何防止高齡金融剝削?
文/張秋蓮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4.21 (新聞)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當高齡長者愈來愈多,社會關注的議題,除了隨之而來的照護體系、退休金等,另一個讓人憂心的問題就是「高齡金融剝削」。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111)年3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近397萬人,占全台人口比率17.1%;而國發會則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突破2成,也就是說,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

當高齡長者愈來愈多,如何防止高齡詐騙、高齡金融剝削?成為首要課題。高齡詐騙的情況有多嚴重?據警政署統計,109年詐欺案件中,65歲以上受害人數為3,614人,較108年增加229人、較107年增加624人,若與5年前比較,更是一口氣增加1,769人,暴增近200%!顯見高齡詐騙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其中,高齡金融糾紛最常見的,就是投資型保單。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高齡者詐騙案,就是以投資型保單等金融商品「告知不實」產生的糾紛最多。

曾有一名80歲婦人聽信保險業務員的話,購買多張投資型保單,婦人雖不諳保單內容,但出於保險業務員常來探望、也一再表明投資有賺錢,因而不疑有他;沒想到,等子女發現情況不對勁,3年下來已經虧了3百多萬元。

為了減少高齡保險詐騙事件一再發生,金管會近期積極推動保險業對高齡消費者強化保護措施,包括「自商品設計面強化商品適合度(KYP)措施」、「自招攬及核保面強化充分瞭解客戶(KYC)措施」以及「強化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面措施」;除了規定保險業應評估商品是否適合銷售給65歲以上客戶,另亦將傳統型保險商品銷售過程應錄音、錄影的年齡從70歲調降至65歲以上,相關規定將於10月1日上路。

當未來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防止高齡詐騙人人有責,除了主管機關做出預防性措施,每個人也都有責任提醒長輩多加留意,如「錢可以領回、以後買不到了、保證獲利……」等常見招攬話術,以免受騙上當。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牛奶改善骨質疏鬆? 營養均衡更重要
骨質疏鬆是許多現代人的毛病,究竟天天喝牛奶真的能改善嗎?此外,架上牛奶千百種,口感也各有不同,又如何...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因應823豪雨造成災情 響應救災宣布捐款新台幣1,000萬元
823豪雨重創南台灣,連日豪雨造成全台各地嚴重災情,南山人壽今(3)日宣布捐款新台幣1,000萬元,...
財經時勢
用前置胎盤詐保旅平險 評議中心:有難度
今(2016)年3月爆發「赴美生產詐保案」,檢警調查,涉案孕婦利用旅平險詐保,不但可完全支付生產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