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分紅產品在二○○二年可以說是紅遍了全中國,在去年三千零三十五億元人民幣的保費收入當中,壽險分紅險竟高達一千一百二十一.七億元人民幣。全年的壽險保費收入為一千九百五十七億元人民幣,分紅險保費收入佔整個壽險保費收入的比例竟高達五十七.三%。原因何在?
分紅與保障 失衡的天平
在西方發達國家,是保障型保單在市場上顯著飽和後才推出投資分紅型保險產品。但在經濟不怎麼發達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僅十幾二十年的中國保險公司,卻在二○○二年將分紅產品賣瘋了。然而,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的老百姓更需要的應是保障型保險產品。不過,由於分紅型產品的保費都比較高,成為各大保險公司為了爭搶市場份額的目標,因此去年的分紅保險產品成了市場的主流。
自二○○○年九月中宏保險公司在上海首次推出分紅產品後,各大保險公司均推出自己的分紅保險產品,也成為各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的增長點。
但是風險保障型的意外險和健康險產品就遠沒有分紅產品那麼風光,二○○二年全中國的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僅三百一十八億元人民幣,這其中固然有這些產品保費比較低的因素存在;但是,這與保險公司主要精力集中在分紅型產品開發和推廣上不無關係。因此在分紅與保障型產品上,分紅型已經過重,它們之間顯得失衡了。
重疾分紅險 懸在保險公司頭上的雙刃劍
由於重大疾病分紅險具有雙重功能——分紅與保障,且在較低的銀行利率和熊市情況下,深受一些白領人士的追捧。但是,據一中資保險公司的理賠統計數字顯示,在其重大疾病理賠案件中,有八十%是分佈在二十五~五十歲年齡段的中青年人。而買保險的客戶也都集中在這個年齡段。如果這種概率發生較大的情況下,那麼保險公司將面臨巨額賠付,同時也減少了作為由保費轉成的投資資金,影響了投資收益,這自然而然會影響客戶的分紅。
相對而言,如果是長期型壽險產品,它只對客戶因疾病或意外身故做出賠付,並相應地分紅,而無須對重大疾病理賠,因為發生身故的概率遠比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低,因而其風險就較重大疾病分紅險要小很多。雖然精算師對重疾分紅險進行了精算,一般不會給保險公司的經營帶來重大影響,但是,其風險顯然要比長期身故分紅型壽險風險大。由此可以看出,這或許就是泰康之所以退出重疾分紅險種市場的原因。
低迷的投資市場 紅利難以衍生
通常而言,「紅利」是指保險公司的實際投資收益高於確定保單價格時,估計的投資收益。但保險公司每賣出一份保單,都會產生許多費用,如保險代理人的佣金,有的佣金提成在簽單的頭一年高達三十五%,或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及其他固定的管理費用。因此,保險公司是在扣除這些費用後,才把剩餘保費收入用於投資。但在二○○二年中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僅為三.一四%,較二○○一年底的投資收益率下降了一.二六%,它對保險產品特別是投資型產品的發展勢頭產生負面影響。由此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是越來越低。正是由於投資市場的低迷,保險公司實際分配的紅利可能會大大低於投保人的預期,甚至讓投保人跌破眼鏡。
失落的分紅投資者
據新華保險公司三月十七日在武漢開展的諮詢、投訴會上顯示:與往年明顯不同,今年有關「分紅險」的諮詢、投訴成為投保人最關心的問題。據瞭解,在今年武漢多家保險公司受理的諮詢、投訴中,有關「分紅險」的問題已佔到一半。
殊不知,保險公司的分紅是與其投資收益成比例的,如投資收益過低,投保人的分紅自然會少得多,甚至沒有收益。因此,在中國的經濟背景情況下,儘管去年中國的GDP增長率高達八%,據專家預計,今年仍可能達到七%。但是由於中國投資市場持續低迷,因而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不可能會好到哪裡去。只有當中國的投資市場變得繁榮後,分紅型保險產品才能給投資者帶來紅利,從而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期貨:期權市場熱 國泰期貨推『超音樹』平台 下單超迅速期貨市場交投熱絡!根據期交所資料顯示,2016年第三季台灣期貨經紀市場月均量為3,950萬口,相較去... | 人壽保險 彌補健保缺口 教授大推實支實付本刊首次針對全台十二個保險系所逾百位保險專任及兼任教授,進行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總共發放一百五十一份... | 財經時勢 【獨家電視專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從學界到政界 華麗轉身之後去(二○二四)年五二○賴清德總統就任,內閣啟動新一波人事調整,多位學界專才進入政府決策圈。其中,最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