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詭譎多變的1年
文/盧志高 | 2008.02.01 (月刊)

去(96)年投資型保單、利變型年金雙雙大賣,平準型無理賠上限終身醫險也因為「停售效應」,一度引起搶購熱潮,讓原本還籠罩在前(95)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衰退陰霾當中的壽險市場,意外豐收。

但今年才剛剛開始,壽險市場似乎又立即陷入忐忑不安的氣氛當中。因為非但看不到全球股市大漲及「停售效應」繼續加持,全球是否會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等不確定因素,反而排山倒海般地迎面而來。

變數增多,但還不至於悲觀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會延燒到何時?全球景氣是否會陷入衰退?通貨膨脹的威脅到底有多大?投資型保單要怎麼課稅?資本適足性等制度面變化會產生什麼效應?產險業將如何分食健康險市場?金融機構與壽險業怎麼解決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加上「基期」已高,在在都讓壽險市場充斥著詭譎的氣氛。

根據壽險公會壽險保費收入統計速報,國內壽險業96年的新契約(初年度)保費收入約7,394億元,若加上續年度保費,壽險業去年的總保費收入更一舉衝上1兆8,523億元。面對如此高的「基期」,國內壽險市場今年還有繼續成長的機會嗎?

壽險公會理事長賴本隊認為,在全球經濟整體表現恐將不如去年的情況下,除非兩岸關係有突破性的發展,台灣今年的經濟狀況恐怕很難與世界景氣脫鉤。不過,他強調,雖然物價水準會較往年提高,景氣榮枯也多少會影響民眾的投保意願,使得今年壽險市場的成長力道,多少會受到影響,但還不至於悲觀。

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劉中興則坦言,其實自2000年之後,國內壽險市場就越來越難以捉摸。利率、通膨等因素固然對今年的景氣有影響,但環境變化再怎麼大,保險的需求還是存在,有些因素或有推波助瀾的情況,但只有讓市場走得快一點或慢一點的差別而已,對業者來說,反正都要追求成長。

基本保障及退休規劃需求仍然看好

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韋立俊 (John Wylie)、英國保誠人壽總經理張志明、國際紐約人壽總經理鄭林經及大都會國際人壽總經理孟子文,則抱持較樂觀的看法。

韋立俊及張志明指出,除了因為主計處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4.5%,相當「健康」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依然相當看好台灣地區的退休規劃需求,可以在人口老化、愈活愈長、退休時間提前等因素影響下,繼續帶動投資型壽險或年金險的強大商機。

鄭林經及孟子文的看法也差不多,因為景氣再怎麼不好,民眾還是有相關的保險需求,何況景氣不見得會不好。

孟子文說,儘管原物料飆漲,帶動民生物資上揚,加上資金持續外流,使得有些人對今年的景氣看法轉趨保守,但不要忘了,今年3月之後,不論誰當選總統,大陸政策基本上都會朝向更開放的方向發展,加上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看好,可望帶動出口成長,今年的景氣及壽險市場仍會有不錯的成長,何況目前長期利率趨揚、短期利率趨降的走勢,也有利於壽險業者的財務操作。

投資型保單課稅衝擊不容忽視

相較之下,賴本隊、孟子文及鄭林經強調,美國、中國大陸及全球景氣的變化,固然值得注意,但投資型保單的課稅問題,恐怕才是壽險市場今年最需要擔心的變數。

賴本隊說,從投資型保單近3年來的保費收入,不論是佔全體壽險保費收入的比率,或者是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比率,都一路攀升,去年更分別創下32.5%及62.88%的歷史新高來看,如投資型保單課稅問題沒合理的解決,勢必對壽險市場造成既深且遠的衝擊。

「後段班」業者將面臨更大壓力

另一方面,去年保險法修正後,壽險市場今年也要面對很多有關保險業財務、業務及資金運用的新規範,又會對業者造成什麼影響?

韋立俊認為,保險相關法規的改變,都是在增加對消費者的保護及促使業者財務更加健全,也對整個市場有利,對於ING安泰人壽這類早已採用更嚴格審查標準的業者來說,根本不會受到新規範的衝擊。

事實上,賴本隊強調,主管機關雖然在差異化管理的前提下,在財務及業務監管上,對業者採取更嚴格的要求,但也同時放寬業務及資金運用上的限制,包括提高國外投資上限、允許業者投資國外房地產、開放業者經營保險金信託及投資型專設帳簿資產全權委託運用等,有助於壽險業的經營與獲利。

不過,賴本隊也提醒壽險業者,隨著相關業務及資金運用的限制放寬,保險業因為經營績效所產生的差距,也會更形擴大,未來經營績效較差或較不具利基市場的「後段班」業者,勢必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整併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至於是否會有業者因此退出市場或遭到購併?

賴本隊認為,由於目前並沒有個別壽險業者出現明顯且立即的經營危機,所以應該不會發生因喪失清償能力而退出市場的情況。但在主管機關差異化管理的監理政策下,部分業者可能會尋求外資入股,甚至合併、讓售等做法,以解決所面臨的經營問題。

賴本隊強調,站在公會的立場,當然希望業者都能在市場上有所發展,但以台灣壽險業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業者藉由整併來提高市佔率的作法,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他指出,從銀行業的經驗來看,最近幾年外商已逐步經由購併本國銀行(如英商渣打銀行購併新竹商銀、荷商荷蘭銀行購併台東企銀、美商花旗銀行購併華僑銀行、英商上海匯豐銀行購併中華銀行),以增加營業據點的方式,逐步完成在台灣市場的布局,並對本國銀行產生更大的競爭壓力。壽險市場也有這種趨勢。

同時,賴本隊說,對壽險業而言,去年有匯豐人壽、第一英傑華人壽相繼成立,今年也有新的外商壽險公司正在籌設當中,而這些新設的壽險公司,勢將與現有的外商銀行或金控通路結合,使得本國壽險公司除了面對其他同業及金控公司的競爭外,又要多面對一些具有準金控公司地位的外商金融集團競爭。

競爭將不僅限於同業之間

不過,賴本隊表示,從以往的經驗觀察,外資進入台灣壽險市場,也帶進許多國外先進的發展策略、商品及行銷方式,對提升台灣保險業的經營能力,具有正面貢獻。

因此,他指出,本國業者也必須體認,雖然壽險業是比較在地化的行業,但未來的競爭已不僅限於同業之間,不同的金融服務業,甚至國外的金融集團,也將成為對手,各種金融服務業的界線逐漸模糊,業者不能僅從本身的角度思考,如何結合異業,在策略、商品及通路上,快速提出整合性的解決方案,將是否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此外,部分業者取得財富管理業務執照、產險業跨入健康險業務,也是壽險市場今年的新課題,但鄭林經、劉中興、孟子文都認為,影響應該不大。因為以目前來看,取得財富管理執照對業者效益或獲利的提升,還很有限,而產險業銷售的1年期健康險,更不是壽險業的主力商品。

不過,韋立俊強調,基於提升服務品質的考慮,ING安泰人壽還是會申請財富管理執照。

兩岸人才交流  有助於共同邁向國際

兩岸保險互動頻繁,大陸市場的磁吸效應,前幾年也吸引不少台灣的壽險業人才,兩岸關係未來若進一步改善,會加速台灣壽險業人才外流嗎?

鄭林經、孟子文認為,壽險這幾年都是有人去,也有人回來,加上大陸銀行、保險市場的發展很快,也培養出一些人才,中低階級主管更幾乎都以當地人為主,對台灣的壽險從業人員而言,目前可能只有一些高階主管的機會,但需求不強,數量上不會對台灣壽險市場形成明顯的影響。

賴本隊也表示,由於全球各主要保險業多已在大陸設立據點,大陸本身又已學得許多經營know-how,台灣人才前往發展的優勢正逐漸消失,若不能積極融入當地文化且深化專業優勢,多半會鎩羽而歸,因此目前除了前往大陸發展的壽險從業人員,多半是與當地合資而被派駐的人員,除了少數被挖角進行展業及增員訓練的人員以外,主動前往大陸發展的情形,已逐漸減少。

但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下,賴本隊指出,人才流動原本就相當正常,兩岸是因政治局勢阻隔,使得金融服務業的人才交流比較有限,但保險業畢竟是兼具國際性及地方性的行業,從外商過去進入台灣市場並造就許多壽險領導人才的經驗來看,不管未來政治局勢如何發展,台灣勢必無法自外於大陸市場,而人才的相互交流,包括允許大陸保險人才來台,才使雙方互蒙其利,厚植實力,一起邁向國際。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萬事達卡:萬事達卡宣布推出QR Code支付解決方案
萬事達卡於今日宣布以QR Code二維條碼為基礎的全新拓展計劃,將擴充現階段零售業的支付選項,在EM...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2018年起正式經營新北市新莊棒球場 打造指標性棒球場 提升球迷體驗與市民育樂生活
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金控創投正式取得新北市新莊棒球場委外經營權,新北市政府今(9)日舉辦「新莊...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攜手七縣市 撐起微型保護大傘 用愛守護全台弱勢 累計嘉惠逾36萬人次
新光人壽長期關懷社會公益,為落實對經濟弱勢民眾的照顧,至今已攜手七個縣市政府,持續擴大微型保險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