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前2月投資型保費收入1,000億 賣翻天
文/鄭慧菁|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3.29 (新聞)

今(2018)年前2月壽險保費收入2,375.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其中,傳統型只收進1,370.24億元,年減27%,投資型保單則收進1,005.49億元,大漲134%,市占率也提升至42%,而去年同期,投資型保單市占還不到20%,壽險市場版圖正快速由傳統型移向投資型。

傳統型保單前2月的表現,可謂一敗塗地,就連以往能夠拉抬業績的利變壽險,都出現8%衰退;傳統壽險更是慘不忍睹,保費收入只剩124.16億元,與去年同期393.46億相較,大減68.44%,市占更跌到只剩5%。此情勢若無改善,壽險保單保證「正利率」的時代,恐怕要宣告結束,未來民眾都將被迫接受需自負盈虧的投資型保單。

壽險市場的主力商品,從早期固定利率傳統壽險,演變為以宣告利率為主的利變型保單。因為壽險公司承受不了利差損壓力,故而以採用宣告利率的利變型保單取代固定利率的傳統型保單,無論宣告利率如何變動,保戶至少都能拿到利變型保單的「預定利率」。然而投資型保單的投資部位則不保證獲利,若有虧損,保戶需自行負擔,如此雖能解決保險公司的利差損問題,但無疑把風險轉嫁保戶。

投資型保單1,005億元的保費收入當中,壽險占410.55億元、年金為594.94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11.34%及152.65%。

以各別通路業績來看,2,375.73億元中,壽險公司本身行銷體系 949.59億元,占 39.97%;銀行經代保代通路 1,265.98億元,占53.29%;傳統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僅 160.16億元,占6.74%。

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的比率約為 1.32: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為主力。

延伸閱讀

1月新契約保費成長13% 投資型鋒頭最健

​投資型保單熱賣!但2個業務員1個缺證照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金價風雲再起卡位正是時候
國際金價歷經上半年的大漲大跌,下半年的展望如何?有「黃金王子」美譽的台灣銀行貿易部(前中央信託...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印度五大亮點吸睛 2016投資首選 富邦印度ETF傘型基金 3/29掛牌
看好印度具備五大亮點題材,國內第一檔印度ETF—富邦印度ETF傘型基金即將在3月8日正式...
市場動態
市場要聞
元月請領勞保失業給付人數 再創新高 根據勞保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元月份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