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壽險業能夠繼續打破不景氣的魔咒嗎?
| 2008.02.01 (月刊)

當各行各業都在說不景氣,壽險業卻以40.97%的超高成長率,在2007年畫下漂亮的句點,一掃2006年衰退的陰霾,更一舉打破景氣衰退的魔咒。

不過,如果不看投資型保單的4,650億元與利變型年金的1,074億元,其實傳統壽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只剩1,670億元,恐怕也是歷史新低。

姑且不論成長的原因為何,民眾去年一共掏出7,394億元購買新保單,平均每天超過20億元,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說明了,即使在不景氣的氛圍下,壽險商品與服務仍然擄獲不少民眾的心。

從心理層面來看,買壽險,尤其是投資型保單或帶有儲蓄功能的保險,由於通常不會被視為「消費」,因此若在不景氣的時候仍然逆勢成長,其實不難理解。但除此之外,壽險商品能夠在百業蕭條下,繼續獲得民眾青睞,業務員的勤跑深耕,應該也功不可沒。

然而,扮演壽險公司與保戶之間重要橋樑的業務員,去年底卻首度跌破20萬人,創下近幾年來的新低。

在壽險公司家數突破30家與新契約保費收入創新高之際,這個現象不免令人擔心,壽險公司服務的廣度、深度或穩定度,是否能夠不負保戶所託?

美國這個保險超級大國的狀況,或許值得參考。

在1987年的全盛時期,美國的壽險公司曾多達2,346家,隨後逐年下降,1992年跌破2,000家,2006年更掉到1,072家,不但創下自195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也不到1985年的半數。

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壽險從業人員卻不減反增。在1987年首度突破200萬人之後,人數便逐年增加,2006年更創下231.6萬人的歷史新高。

值得深思的是,在這些壽險從業人員當中,內勤人數高達142.8萬人,外勤則為88.8萬人,平均每個外勤人員就有1.6個內勤人員做後盾。而我國同一期間的壽險業務人員為31.5萬人,內勤卻僅有2.6萬人,相當每位內勤人員必須服務12.1個外勤同仁。

壽險是人力密集的行業,不管電腦科技如何進步,許多環節仍然需要「人」去處理。要增加業務量,或許可以仰賴通路,但許多服務終究還是需要由保險公司來執行。

對保險公司來說,一張保單或許只是數十萬分之一或數百萬分之一,但是對客戶來說,這張保單卻可能是家庭保障、投資或養老金的全部,難免會期望獲得保險公司更多的重視。

想要繼續在不景氣當中維持買氣,壽險公司恐怕得更重視內外勤人力的配置,並且兼顧服務質量的均衡,才是正確的做法!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2018年全新形象微影片「與你同行」 邀請揚名國際小提琴音樂家曾宇謙代言
三商美邦人壽於3/5隆重推出,由在2015年奪下有「古典音樂界奧運」之稱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
財經時勢
翻轉人生!她們用保險創業 闖出一片天
每個人身邊總有1、2位值得信任的保險業務員,這份充滿挑戰性與成就感的工作,每年究竟吸引多少人加入?而...
財產保險
英國藍玫瑰茶含殺蟲劑 產品責任險有保障
知名飲料店英國藍販售的玫瑰冰茶,竟然含有殺蟲劑!今(2015)年3月初1名女子至英國藍購買玫瑰花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