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近幾年來天災人禍不斷,今年又因為SARS對各產業造成衝擊,因而更浮現出中小企業在風險管理上的缺口,為加強宣導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觀念,財政部保險司特別舉行了一場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等專家,共同來為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把脈。
目前台灣共有一○八萬家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對台灣整個經濟運作貢獻良多,但是如果在毫無準備下,一旦發生了像SARS這一類的災難,將會直接對整個國家社會產生相當大的衝擊。然而由於中小企業的家數眾多,很難個別輔導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而且因為中小企業經營規模不如大型企業,受限於經費、人力的不足,在衝刺業務之餘實在很難去重視風險管理的執行,因此如何透過一套完整的規劃,來協助並提供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規劃,實有賴各方相關專家共同一起研討。
推廣風險管理,先從認識風險開始
企業的風險基本上可分為經營風險、政治風險、財務風險、實質風險等四大方面,而傳統上企業風險管理主要是管理實質上的風險為主,例如地震、火災、龍捲風、颱風、洪水等。這些風險隨時都可能發生,而發生的結果也可能會隨時終結任何一家企業的營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就表示,「因此為了使企業經營能夠因應風險的變化,面對無預警的非經濟因素發生時,仍然能夠維持正常運作,要如何避開和承受風險是相當重要的。」
而目前國內的一○八萬家中小企業,可分為中型、小型及微型企業,其中五人以下微型企業就超過了七十萬家,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約七十八%,可見這些中小企業對於社會安定具有相當大的貢獻。然而,一般的中小企業對於風險管理的態度又如何呢?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王振保歸納出三種看法,「第一種企業完全不知道何謂風險管理,也不在意;第二種企業在利潤和成本的考量下,認為買保險會使得成本上漲,所以知道風險的存在卻不願意實際行動;第三種企業知道有風險但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且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風險管理。」
對於中小企業如此漠視風險的問題,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邱展發表示,「由於風險管理在技術上非常專業,一般人因為不了解,所以也不會去重視風險管理,這時候政府扮演的角色便相當重要,在政策上便應從加強被保險人對風險的認識開始。」
宣導風險管理觀念,各方獻計
基本上,風險管理的宣導可以劃分為個人和企業兩方面來進行,個人部分財政部已經指示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全力推廣,目前第一步就是納入中小學課程來宣導風險的基本觀念。
至於企業的部分,保險司將結合保險業、再保險業、以及相關的機關團體來共同執行。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梁正德建議,「可以建立一套國內風險管理專業的人才資料庫,結合不同產業的專家,透過資源整合的方式,來使得風險管理的推廣更具全面性。」
由於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在提供完整的風險規劃上所需的相對成本也較大,漢諾威再保險公司駐台代表周克高認為,「財政部保險司可以針對不同行業,發行各種工具書來推廣損失預防的觀念,幫中小企業做出一套風險管理範本,將保險業與經濟部的資源整合,並結合人才資料庫來推廣損害防阻與風險管理的觀念。」
賴杉桂則回應,「中小企業處目前已經在經營、財務、行銷三方面提供相當多的資訊給中小企業必要的協助,未來在風險管理方面也可以朝提供﹃風險管理指南手冊﹄的方向來著手。﹂
展望未來,如果能經由「人才庫」的建立再結合「風險管理指南手冊」,或許可以提供中小企業在風險管理上比較明確的方向。
做好損害防阻,才能健全風管機制
至於如何做好風險規劃,一般企業都著重在成本的考量上,但是成本只是風險管理環節的一部分而已,而目前不管是觀念的建立或教育訓練都顯得相當薄弱。尤其中小企業最常遇到的是硬體上的管理問題,譬如在防火設備方面,有些中小型工廠有了消防栓但沒有水帶、有水帶卻沒有水出來、或者水出來卻灑不到一公尺……等。
中華民國工程保險協進會執行長陳佳榮指出,「這幾年的天災造成許多重大的損失,納莉颱風就造成了損失約二十到三十億元,其中主要是電子設備部分,經由實際到現場查勘後,發現許多災害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如果可以加強各企業損害防阻的觀念,不但企業本身可以降低損失,而同時也降低了保險公司損失率,保費也會更便宜。」
但是要如何執行完整的損害防阻的工作?對工業安全相當有經驗的損害防阻工程師蕭世欽表示,「在損害防阻的推動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輔導期,首先經過風險的鑑定後讓企業知道本身具有那些風險,讓企業了解本身的危險;第二個階段為改善期,在經過二到三個月後,提供技術資料手冊,並做進一步的說明,來加強企業對損害防阻的進行;第三個階段為稽核期,實地訪察企業,了解是否落實管理。」
雖然損害防阻的工作非常的重要,但由於中小企業經費有限,所以要全面實行或許會有實際上的困難,因此如果能先建立起基本觀念,從小做起,譬如滅火器的購置與管理,煙火管制的落實等,其實對災害損失的降低,就會產生相當大的助益。
企業風險管理,保險業的責任
除了損害防阻之外,保險在風險管理的範圍中所扮演的功能非常的重要,然而這兩年由於再保市場的萎縮,企業保險面臨再保險難以安排的窘境,周克高表示,「目前國內比例性再保險己經減少,非比例性再保險卻增加,這也意味國際再保險公司已不再依循從前的模式,維持固定的再保比率來承擔風險。而如果在這個時候主管機關能夠進一步要求保險公司提高自留額,則保險公司在業務品質的考量下,減少惡性價格競爭,多提供企業在風險管理的協助,市場才能回歸正常化。」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秘書長沙克興也分析,「像如何進一步結合損害防阻跟保單加減費率的關聯,即是保險業在協助企業降低風險的具體措施,另外為了導正長期以來保險公司偏重在保費收入的業績迷思,產險公會考慮未來將採取淨自留保費的統計方式,這才能讓保險公司真正重視業務品質,而對企業體的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必然會有很正面的效果。」
其實這也牽涉到保險公司整體經營態度,所以在保險公司協助中小企業做風險管理的同時,是否也應該讓保險的經營也能結合風險管理的概念,中央再保險公司董事長楊誠對認為,「目前因為環境改變,使得風險增加,保險公司自己本身也可以設立風險管理部門,來為自己做風險管理規劃,檢查保費與保險商品的搭配,若原本設計的
保單保費與實際發生的損失比較起來不夠充足,便可以提高自負額的方式來因應,這就是保險與風險的組合。」
落實風險管理觀念,再創經濟高峰
在台灣五人以下微型企業佔大多數的狀況下,如何建立一個平台,來加強宣導風險管理,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育成組組長李俊德表示,「目前是一個很好的宣導期,可以分門別類來進行各種風險管理的教育範本製作,未來保險公司的組織架構中,必然要區分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兩類的風險管理部門,如此可以更有效掌握各個企業體的脈向。」
由於國人對於危機意識日漸抬頭,即使是小事故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而環境的變化相對的也提高風險管理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座談會尾聲財政部副司長曾武仁指出,「要讓風險意識薄弱的中小企業做好保險規劃,不是光憑一張保單就可以的,除了考慮費率和成本因素之外,為了加強風險管理的落實,應事前做好損害防阻的準備,有了這樣的概念讓中小企業深入了解,並且配合損害防阻做好風險控制,進而規劃一張完善的保單,這才是中小企業正確的風險管理步驟。」
財政部保險司司長魏寶生最後總結,「保險司與中小企業處可以合力推廣風險管理的方向非常多,譬如原本是行政院金融局開辦,目前轉由經濟部接手的「信用保證基金」,其目的是考量到中小企業財務的薄弱,經由信用貸款解決抵押品取得不易的困難,以協助中小企業解決取得資金,如果在這個環節中再加上保險的機制,對於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幫助應該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未來保險司將持續全力配合中小企業各項風險管理的推廣,並且希望在為中小企業建立起風險的觀念後,能夠再次創造經濟的高峰。」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躉繳即期年金,把退休金變終身俸
即期年金是一種「整存零付」的觀念,都是以「躉繳」的方式繳費。保戶先交給保險公司一大筆錢,之後保... |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開運水、發財金 齊發送 助民眾享好運 牛乾坤農曆年節腳步逐漸接近,民眾除了除舊佈新之外,通常也會祈福求好運。台新銀行延續多年的傳統,準備了炙手可... |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企業守護綜合保險 做您辛苦創業的最佳夥伴政府雖已大力推動調漲基本工資,但短期內漲幅有限;加上普遍的高工時現象,及網路行銷興起,不少民眾紛紛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