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日前國內發生一起產品意外風波──年初桃園地區獸醫師發現不少家犬,因不明原因腎衰竭死亡,大家懷疑是因長期吃寶路狗食所致,這件事歷經業者公開否認、事後認錯道歉、產品全面下架回收,到與飼主協調賠償事宜等,整起事件對代理寶路狗食的美商艾芬公司而言,打擊不小。
事實上,在國外類似這種因產品疏失全面回收的案例時有所聞。據統計,2002年美國共發生了1,300起回收事件,平均每次回收費用高達1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訴訟和解的費用。而即將於今年10月起實施汽車召回(回收)制度的大陸地區,2002年時也發生過一起相當著名的移動梯產品出現缺陷,被國外客戶要求將市場上流通的一萬多件瑕疵品回收的事件,損失金額超過350萬美元。
既然產品意外風險難以避免,是否可以透過保險予以轉嫁?又有什麼保險能夠承擔產品回收的損失?
產品出意外間接損失大
回顧國內這起寶路事件,2月底時艾芬公司仍對外表示,該公司代理的產品跟狗兒腎衰竭無關,義憤填膺地出資百萬請國家級家畜疾病防治機構徹底研究,直到3月9日得知是該公司泰國廠的產品出了問題後,艾芬公司才對外宣布,當日即刻收回所有泰國生產的產品,回收範圍包括台灣、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光是台灣地區,食用寶路產品的狗兒估計便有60萬隻,一年營業額約35億,不難想像這個事件對寶路的商譽與業務造成多大的影響。
艾芬公司對狗兒因食用寶路產品而致命或重殘的損害賠償責任,更是難以衡量。根據這次協助受害飼主要求集體賠償的立委陳學聖表示,至3月底止他收到的陳情案件已超過400件。月8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也發布新聞稿表示,該委員會除已至倉庫實地了解回收處理情形外,也與艾芬公司達成協議,因寶路飼料造成愛犬死亡的消費者,可向公司提出合理賠償,包括:狗隻本身價值、就診費用、喪葬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整起意外事件不僅考驗業者的危機應變能力,也考驗著消費者求償的毅力。
產品責任險不包括「產品回收責任」
遇到這種產品意外事故,業者第一個聯想到的保險可能是「產品責任險」。如就寶路事件已協調的理賠事項--狗隻本身價值、就診費用、喪葬費用等,的確符合產品責任險「被保險人因產品的缺陷致第三人受有體傷或財損,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損害賠償責任」的承保範圍。
但對艾芬公司而言,還有回收產品所生費用,這部分損失則必須加保「產品回收保險」才能獲得賠償。
所謂「產品回收保險」(Crisis Recall Insurance)是指被保險產品因缺陷,導致或可能導致他人身體傷害或財產損失,而必須收回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例如通知費用、交通食宿及運費、臨時倉儲費用、加班費及臨時工資、回收產品處理費用等,都是該保險的承保範圍。
瑕疵品回收費也是潛藏風險
可別小看回收瑕疵品所需的費用。據資料顯示,美國曾有一家知名公司所生產的果汁產品,因生產模具污染,造成須回收散布在美國南部各州6,500個零售點共42萬多件的產品,損失共達900萬美元。其中與回收相關的費用,例如消費者熱線處理、廣告、通知、運輸處置、零售商回收、法律費用等,便有243萬多美元,加上這些回收品本身的價值(190萬美元)及因而導致的收入損失(640萬美元),讓該公司吃不消。
雖然艾芬公司目前仍不願對外公布實際回收狀況,且消保會及農委會也未統計全省回收的數字,但以寶路在台灣狗飼料市場普遍銷售的情形,不難想像對艾芬公司造成的威脅。
至於艾芬公司事前是否有投保產品回收險,除了該公司及承保公司外,應該沒有人可以知道!因為產品回收保險通常會在保單條款上規定:「被保險人應盡力避免讓他人知悉該保險契約的存在,除非法令規定應揭露。」因此,基於最大誠信原則,雙方對此事都必須三緘其口。
保險業者沒興趣?
不過,國內提供這種商品服務的保險公司寥寥無幾,正式申請財政部審核通過的保險公司只有美國環球產物一家,另根據美商達信保險經紀人台灣分公司協理楊博名表示,國內主動投保的企業也不多,大部分是出口商應國外買方的要求或法令規定才投保。而除了向國內產險公司投保之外,有些企業也會透過保險經紀人的安排,向國外的保險公司投保,不過仍須由國內的保險公司以Fronting Business(前衛業務)的方式出單。
根據統計,美國約有20%的產品回收案例是因為品質考量而回收,其餘大部分都是因為安全(65%)或法律(15%)因素。但安達北美洲產物保險公司台灣分公司責任險部經理王人龍表示,如果純粹只是因為商業性考量而回收,如電腦螢幕色澤細緻度不一、電源供應器產生噪音、電腦傳輸器功能不足等,那麼這些情況下的回收費用是不在產品回收險理賠範圍的。
至於為什麼國內業者對這項保險商品的開發興致缺缺?王人龍表示,除了市場需求不大以及相關核保理賠的技術問題之外,一般處理產品回收保險理賠時,常會因為合理費用及額度的認定,使保險公司與客戶產生緊張對立的情形,也是部分業者不想涉足這個領域的原因之ㄧ。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過據業者表示,國外許多企業投保產品回收險的目的,除了移轉產品回收風險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借助保險業者與國際產品回收顧問公司的合作,提供相關經驗及建議,以期在最短時間內使產品意外事件圓滿落幕。
很難想像,曾幾何時讓我們生活更舒適安全的產品,卻一再傳出令人感到不安的意外事件。對業者而言,產品回收的風險,猶如不定時炸彈,即便是設計、製造、販售的過程都沒有問題,也已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上,也難保什麼時候需要再將消費者手上的產品回收回來。而除了透過嚴格的品質管制、或以契約方式與供應商或製造商將這類風險做適度移轉之外,透過共同承擔、專業服務的保險制度,來移轉這部分的風險應該是較科學、較具效率的方式,尤其是可借助其風險規劃及專業服務的產品回收保險。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愛∙滿人間》加入狡滑金融家 黃天牧:保險業要注意品德操守
本文重點:IFRS 17即將上路,各界把焦點放在保險業的增資壓力及財務減損,... | 市場訊息 第一產物:高雄美濃、台南地震事件保戶諮詢專區高雄美濃、台南地震事件保戶諮詢專區
.人身保險 申請保險金所需文件如下:
1.保險金申請書(未成... |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安養房貸」不動用不計息 市場接受度高高齡化社會來臨,越來越多人關心「以房養老」!為因應我國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政府鼓勵銀行提供金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