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全台瘋奧運,選手征戰國際賽場,為國爭光備受矚目,得牌的背後是經年累月艱辛的訓練過程,面對高強度的賽事,對年紀、體力都是一大考驗。羽球選手戴資穎賽後PO出一張膝蓋受傷照,令人心疼,相較一般職業,運動選手因訓練、比賽造成受傷意外事故的風險高,妥善的保障顯得更為重要。
選手無論是在練習或是賽場上,受傷的例子不勝枚舉,如19歲的古巴鉛球選手馬雅里(Alegna Osorio Mayari),奧運奪牌呼聲極高,但卻在4月練習時,被鉛球擊中頭部,昏迷3個多月傷重不治,選手一旦受傷便無法出賽,對職業生涯造成嚴重影響,更有不少選手因而被迫退役。
身價驚人的運動員,更需要高額的保險保障。此次東奧,身價破億的NBA球星施羅德(Dennis Schroder)就因與德國籃協無法就龐大保險費問題達成共識,最終未能代表出賽。
運動風氣盛行,一般民眾可以透過意外險、醫療險及旅平險獲得保障,但運動員因職業風險較高,投保意外傷害險,職業等級落在2~6級間,不僅要付出較高額的保費,更有些項目被列為拒保的對象。
不過,根據〈國家代表隊教練與選手選拔培訓及參賽處理辦法〉規定,國家代表隊的選手及隊員,皆由主辦單位安排投保傷害險及健康保險,並規定傷害險保額不得低於三百萬元,此外,各籌組單位可以依照賽會性質需要,再為選手投保短期失能等保險項目,以彌補選手保障不足。
中華奧委會表示,此次奧會代表台灣出賽的國手,均依照法規投保,確保選手保障,但不便透露承保公司。
承辦過2014年仁川亞運、2016年里約奧運及2017年亞洲冬運滑雪等多項大型賽事保險事項的明台產險傷害暨醫療保險部經理方秉中指出,選手最重視失能險、意外險及旅平險,但根據各家保險公司「職業等級」,某些項目會被列為拒保,明台提供專屬運動員「運動員團體傷害險」,除一般意外身故失能保障外,更設計「暫時失能保險金」,若運動員於賽事期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導致後續無法參賽,則可獲得每月定額失能保險金,讓選手為國爭光的同時,兼顧自身保障。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活出精彩的保險人生與退休生活
人生想要享有愜意富足的下半場,得先有努力拼搏的上半場。退休前踏踏實實的一步一腳印,才能享有歡喜收... |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全國三大保險獎項 十年冠軍英雄榜
走過一甲子的台灣保險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苛的挑戰。
防疫保單的窟窿,已讓產險業賠掉2千多... | 市場訊息 健康署:異常出血要注意 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根據我國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81名(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