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婦科癌症的預防、治療與保險
文/黎曉英 | 2008.04.01 (月刊)

健康很重要,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在生病之後才真正體會健康的重要。有些疾病可以預防,有些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算是年年排名第一大死因的癌症,也不例外,其中子宮頸癌便是最好的例子。日前「理財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便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執行長邱仲峰醫師談婦科癌症,並邀請癌症志工李惠珠小姐分享她個人的罹癌與保險經驗。

子宮頸癌最易早期發現 卵巢癌死亡率最高

婦科癌症最常見的是子宮頸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6千人,其次依序是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這三大癌症占婦癌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其他如陰道癌、陰唇癌等則較為罕見。

邱仲峰說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因為未能早期發現,例如不久前過世的港星沈殿霞罹患的膽管癌,因為膽管在肝臟比較底下的地方,若長了腫瘤也很難被發現,通常都是等到腫瘤長大壓住膽管造成阻塞或黃疸才被檢查出來。但等到這些症狀出現,通常已經是癌症第三期甚至第四期,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若能早期發現,癌症其實沒那麼可怕。而第一大婦癌中的子宮頸癌就屬於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

正確的健康常識普及使得子宮頸癌罹患率降低,加上政府成功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又使子宮頸癌可以早期發現,近兩年更進一步出現子宮頸癌疫苗,更是革命性的發展。

至於子宮內膜癌的發現雖比子宮頸癌來得困難,但是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都會有陰道出血的狀況,因此女性朋友若有異常出血,千萬不要有不好意思看婦科醫師的保守觀念,立刻就醫若是癌症還是可以及早發現。

卵巢癌則是婦癌裡面比較棘手的。因為卵巢在腹腔裡面,很難觸摸到,除非靠健康檢查,否則不容易早期發現,而且卵巢癌通常沒有症狀,往往是引起其他併發症例如腹水才會被發現,但這時通常已經是第三、四期了,腫瘤也已侵蝕到別的器官。因此卵巢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婦女癌症。

子宮頸癌的3大警訊

子宮頸癌雖然最容易早期發現,但仍得靠女性朋友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邱仲峰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正常出血,包括兩次月經之間的出血,或者月經從原來固定的4、5天變成7、8天,這種沒有原因的經期拉長也不能輕忽。

其次,性交之後感覺疼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症狀,千萬不要當它只是因為前戲不夠。

第三則是不正常的分泌物,白帶若出現黃色或血絲,即一般所稱的赤帶,就是病變的警訊。

女性朋友若有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就醫。婦科醫師用陰道鏡就可以立刻看出子宮頸是否有問題。至於子宮頸癌抹片則主要是在找出零期的子宮頸癌,因為有時子宮頸外觀正常,必須取出細胞化驗才能早期發現不正常的病變。

子宮頸癌已經被研究證實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病毒在子宮頸這個抵抗力比較弱的地方滋生,經過不斷刺激,就變成癌細胞。

性行為是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如果男性也感染病毒,他的性伴侶就可能被感染,性伴侶越多的女性被感染的機率當然也越高。有統計指出,性伴侶超過5人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比其他女性高出很多。

此外,人體的抵抗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太早有性行為的女性,因為抵抗力較弱,被感染的比例較高,據統計16歲之前就有性行為的女性,子宮頸癌的罹患率明顯高於16歲之後才有性行為者。那麼從來沒有性行為的女性是否就不會罹患子宮頸癌?邱仲峰表示,過去的報告幾乎都指出完全沒有性行為的女性應該不會罹患子宮頸癌,但也有罕見的案例是沒有經過病毒感染而罹患子宮頸癌的。

此外,女性即使被病毒感染,只要一出現異常分泌物或有不適時,就及早就醫,在經過消毒、塞劑或藥物等治療後都可以改善發炎情況,並降低罹患癌症的機會。

子宮內膜癌與賀爾蒙有關  卵巢癌成因不明

至於子宮內膜癌基本上是跟賀爾蒙有關係,因此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跟乳癌非常類似。一般來說,比較肥胖、飲食偏向西化、使用賀爾蒙相關治療藥劑等女性都是高危險群,而月經來得太早或太晚結束的女性,由於長期暴露在賀爾蒙的刺激下,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比較高。

而卵巢癌則至今還找不到比較明顯的罹患原因,因此很難預防,而且病患從10幾歲到8、90歲都有。雖然有很多公共衛生的調查,認為卵巢癌可能跟暴露重金屬污染、不當服用藥物等有關,但仍缺乏明確的關連性。

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    副作用難免

一般子宮頸癌的病患都是用什麼方法治療呢?邱仲峰說,子宮頸癌的治療標準是第一期跟第二期A是以手術治療為主,將子宮頸包括淋巴腺等都割除,若手術割除乾淨,治療便算完成。若割除的東西化驗後發現有受到感染,那麼就得做後續治療,包括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

如果發現時已是第二期B之後,就以放射治療為主,再加化學治療,以提高療效,不過如此一來當然就有更多副作用。

婦癌的治療通常會有甚麼後遺症?邱仲峰表示過去鈷60的時代,癌症治療後患者腹部與臀部的皮膚灼傷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但最近這十幾年來放射線的技術,幾乎是從自行車進步成噴射機,皮膚的傷害已很罕見。

不過放射治療仍有一些副作用或併發症,包括腹瀉、直腸出血、膀胱炎、膀胱萎縮、膀胱出血等。其中腹瀉可以靠藥物控制,而最新的放射腺技術-「強度調控治療」,則可以將其他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大約從過去的25%降低到5%不到。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大部份的人可能會食慾不振或精神承受很大壓力,有些人則會掉髮。

每一種藥都有它特別的療效與副作用,這是治療時兩難的抉擇,通常醫師會考量病患的年紀、需求與意志力,並與病人充分溝通,再決定採取甚麼治療方式。婦癌治療無可避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但是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下,為了治病還是得找出與後遺症妥協的方法。

而癌症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屬的配合,因此通常醫師也會請病患把家人帶來,讓家屬充份了解並一起對抗疾病。

接受正規治療  不要絕望

有些婦癌病人會接受其他非正統的治療方式或食用偏方,邱仲峰認為生病的人難免心急,除了接受正規治療之外,再採用一些輔助療法,並沒有大礙,但是千萬不要捨本逐末,只信偏方放棄正規治療,否則等發現療效不如預期,再回頭通常已經來不及了。

邱正峰最後提醒女性朋友現在科技很發達,若有不適,一定要儘快去看婦科醫師,為自己做好保健,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即使罹患癌症也不要絕望,因為醫師所說的治癒率、存活率都是統計數字,不表示每個人的狀況都一樣。就像李惠珠罹患3期末的子宮頸癌,但是已經過了13年,仍然健康樂觀地當志工服務病友。








編輯推薦
公、勞、農、健保
追溯退農保加國保 7月底前快辦理
勞保局提醒,民國32年10月2日~37年1月31日出生、領過社會保險老年給付、無法領取老農津貼...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無懼國際變數 亞股獲外資寵愛 上週逆勢吸金
無懼英國脫歐帶給市場的變數未除,亞股上週逆勢全數吸金,再現6月初外資全面買超的好光景,台股單週吸金逾...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貿易戰爭煙硝味四起 快替資產架設保護網
全球波動度持續向平均值靠攏,特別是自5月以來的中美貿易戰爭衝突增溫,包括美國對中國、印度與墨西哥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