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保險犯罪剋星即將登場
文/鄭雅雯 | 2003.11.01 (月刊)

二十幾名身著黑色西裝、戴著黑色墨鏡、口嚼檳榔的男人,浩浩蕩蕩地踏入產險業者的辦公大廳,不發一語地坐在招待貴賓的沙發上,一待就是一整天,令人好不害怕……這樣的景象偶而會在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公司以及保險公證人公司上演,手段激烈點的還會撒冥紙、噴油漆、丟雞蛋,甚至是寄送動物屍體……如此的恐嚇手法,就是最近佔據不少媒體報導篇幅的內政部長余政憲接受的陳情內容。

求償惡勢力 產險業者敢怒不敢言

據報載,北市華信保險公證人公司柯姓負責人,因為長期遭到保險詐騙集團的威脅,在不堪其擾之下逕向余政憲陳情,因此扯出一連十六起的詐領保險金案件。據了解,約有十一家業者深受該詐騙集團的威脅,其中涉及的詐領保險金額高達新台幣六億元,詐領所得金額已逾億元。

據業者表示,保險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大多是串聯經營不善的商家,或在偏僻的鄉區搭上造價便宜的臨時屋,或向企業低價購入廠房,向保險公司投保鉅額保險,於營業二至三個月後便一把火將「營業場所」或「廠房」燒個精光,再向產險公司申請理賠。

犯罪手法日新月異 但仍有跡可尋

而令人防不勝防的是,這些保險詐騙集團的作案手法還不斷翻新,譬如他們低價收購的目標不再侷限於老舊廠房,舉凡餐館、KTV、網咖、婚紗公司等中小型店面,都是他們「潛在的」犯案場所;而這些店面的座落地點多屬鬧區,被收購後並且重新裝潢、照常營業,藉以降低產險公司的戒心。加上一般產險業者在查勘中小型店面的火險案件時,由於承保金額較小,通常都只採請營業員查看存貨、進貨、營業生財器具等的簡易核保程序,自然難以在核保時,就發現承保的案子並不單純。

此外,目前保險詐騙集團為了製造電線短路所造成的火災效果,將變電箱裡的電線更換成較細、負荷量較低的電線,於深夜將電燈、機械設備的開關全開,促使案發後警方及理賠人員朝電線走火的方向偵辦;另外,他們也擅長利用電子遙控方式引爆,製造不在場證明。

不過,再縝密的策劃終有失策的時候,一旦火險鑑識人員發現火災現場有汽油反應,以及各項採購單、供應廠商名單有造假的嫌疑,產險公司為了求證真相便會暫緩理賠,但卻也常因此受到「兄弟們」特別「關愛」,有些無「福」消受的產險公司只好自認倒楣付錢了事;不肯屈服的業者更得持續地承受「關照」,待犯罪集團行跡敗露且首腦被捕後,才有擺脫惡夢的一天。

保險犯罪防制 刻不容緩

保險的本意原是提供民眾生命財產的保障,然而卻有不法集團利用暴力或巧取,漏蝕民眾集資以防意外的保險準備。在產險方面,有詐領保險集團藉投保高額火災保險,惡意縱火請求賠償,詐領保險金,或竊車集團偷車運往國外銷贓,甚至有擄車勒贖集團竊取車輛後向車主勒索錢財,並轉向保險業申請理賠的案件。而在壽險方面,「金手指」案件早已司空見慣,為保險金而謀害親人、業務員自導自演徵求自願自殘者等戲碼也陸續上演,危害了保險業的正常運作,更扭曲了保險互助合作的精神。

有鑑於此,財政部、產壽險業者以及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聯合成立的「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治中心」於十一月初正式運作,將從事保險犯罪案件的調查、研究、分析,透過加強檢、警等單位的連繫,以及灌輸全民正確的保險觀念等,以期有效遏阻保險犯罪案件的發生。

事前預防重於事後鑑定

只不過本末之間不宜倒置,其實產險業者在招攬業務時的事前預防,遠比事後補救來得重要許多,與其為了爭取業務而因小失大,還不如在核保時多加把勁;畢竟這些有計謀的保險詐騙集團,詐騙手法再怎麼高招,投保前多少還是會露出一些破綻,比方說該類保單多屬主動投保,且出手都很「阿莎力」,對於保費極少要求退佣或殺價……等。因此,查勘人員在做投保前的現場勘驗時,應該具備超高的敏銳度,一旦發現事有蹊蹺,宜深入調查再承保,以免引狼入室,造成爾後不必要的麻煩與代價。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2017上半年全球災損220億美元 低於十年平均35%
【本文重點】去年產險理賠因為天災頻頻創新高,今年費率隨之調漲,今年上半年災損...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偏好高收益債? 新興高收債報酬和成長空間更勝一籌
台灣投資人對高收益資產情有獨鍾,但統計近10年來,全球高收益債的利率水準逐步下滑,反觀新興高收益債表...
人壽保險
我該買增額壽險嗎?
增額終身壽險4特點 台灣人買保險最喜歡「增額」、「還本」,認為繳出去的保費要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