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如何在高油價 高通膨時代找商機?
文/胡德興(摩根富林明投顧董事長) | 2008.07.01 (月刊)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市場的衝擊在今(2008)年第1季達到最高峰,在美國政府(包括聯準會)帶頭採取多項積極政策後,全球信用市場終於開始回穩,隨著投資人信心回升,資金重新回流到股市、房地產等風險性資產中。

次貸、通膨、美元匯價3大趨勢成形

觀察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脈動,有三個重要趨勢變化值得投資人留意,作為第3季進行資產配置時的依據,是美國次貸風暴、通膨、美元匯價。

首先,是次貸風暴衝擊消退。美國各項政策已發揮成效,其中,信用市場明顯好轉,銀行業次貸減損亦可望逐季縮小,儘管美國房市景氣仍持續下滑,不過除非房市再度大幅惡化,否則次貸風暴對金融市場衝擊將持續縮減。

其次,全球通膨壓力漸增。隨著油價等商品價格大漲,通膨開始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若下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回升,將加大未來通膨壓力,對各國經濟、利率環境與企業獲利將是主要威脅,油價動向將是重要觀察重點。

第三則是美元下檔逐漸獲得支撐。美元長期貶值趨勢出現變化,由於聯準會將停止降息、配合美國經濟有機會觸底,加上各國經濟利率變化,美元未來大幅貶值機會已降低,若未來美元走強,將有助和緩全球商品價格漲勢與美國通膨壓力,不過卻不利美國出口與經濟復甦。

第3季全球股債市仍將充滿各種機會與威脅,隨著美國次貸風暴逐漸消退,風險性資產將持續獲得資金回流,全球股市價值面優勢已再度浮現,許多基本面良好的股市預期將有不錯表現,而未來包括通膨(油價)、經濟成長、企業獲利、政策風險將是主要投資變數。第3季對於全球各股債市投資展望看法如下:

●美國股市—美股投資風險降低,惟經濟通膨變數仍在

●歐洲股市—國際資金對抗不景氣,歐股投資展望中立偏樂觀

●日本股市—資金行情持續發燒,經濟與獲利前景尚偏保守

●亞洲(不含日本)股市—通膨來襲政府接招,利多政策推動投資信心

●全球新興市場(不含亞洲)—次貸風暴逐漸散去,調升新興股市評等

●全球債匯市—債券投資留意通膨風險,多元配置降低資產波動

展望第3季適度提高股市比重

基於第3季全球市場展望,建議穩健與積極型投資人可增加高風險資產比重,分別將股市投資比重提高至60%與70%,同時各搭配40%和30%的債券部位以降低波動風險,並因應市場趨勢變化作出彈性調整;針對保守型投資人則建議維持原有配置,採取股債四六比重。

針對不同股債市投資建議,考量潛在風險與報酬,建議加碼全球新興股市、亞太(不含日本)股市、美國大型股與歐洲股市,美國小型股與日本股市則建議相對減碼。在債券配置建議上,建議投資人加碼歐債與新興債,美債部分,則視操作目的,機動持有美債,對高收益公司債則是相對減碼。

與高油價、高通膨共舞

最後,針對投資人近期最關心的油價和通膨問題,整體而言,美國聯準會(Fed)下半年可望升息、美元亦逐步走出谷底,不論是原油或是農產品等商品市場預期會回歸基本面、通膨順勢獲得紓緩。而最受通膨所苦的亞洲各國也可望在通膨壓力減輕、奧運題材發酵下,最有機會率先上演「反彈秀」,建議投資人可於現階段提前佈局。

各國政府已將對抗通膨視為首要之務,適度放手讓資產與貨幣雙雙升值,對緩和通膨則有很大的效益,目前看來,美元弱勢、美國停止降息,通膨風險較高;反觀未來一季的歐元區和亞洲的台灣、澳洲、印尼、中國等國家,是利率及貨幣雙升趨勢最為明顯的抗通膨市場。

亞洲的通膨壓力鍋已被打開鍋蓋,下半年可望獲得紓緩。

首先,亞洲各國央行陸續祭出升息手段打擊通膨;其次因為之前基期已高;最後則是推升亞洲通膨的元凶「食物」,量產成效下半年逐漸顯現,如泰國等地將從7月解除稻米出口限制。因此,不需依賴出口的內需產業將成為更堅強的投資主軸,歷經通膨洗禮的Local企業也將比Global企業更具投資價值。

既然要與高油價與高通膨共舞,投資人就應該接受事實,投資受惠通膨的產業,例如資產增值的產業、民眾實質購買力提高的消費產業等,透過佈局內需產業,只要掌握對的方向,投資人自然不畏通膨苦,相反地,還可以趁通膨熱嚐到通膨樂!








編輯推薦
公、勞、農、健保
職業傷害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可領勞保給付嗎?
勞工若因長期工作造成身體傷害,只要經職業傷病專科醫師認定是職業病的話,相關的勞保給付就可加成請領。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全國人大工作報告 求穩為上欠驚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會議發表政策公布,內容大致符合預期,未有太大驚喜。儘管最受市場關注的是中...
健康醫療百科
少年白從哪來?與黑色素、自由基有關!
對愛美人士來說,白髮的容忍度是零,偏偏像這樣的小「白頭翁」並不少見。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雜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