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調查&排名
92年平均每天360人走上黃泉路 未婚、離婚、喪偶者 死亡率較高
文/黎曉英 | 2004.06.01 (月刊)

據內政部的死亡率統計,92年平均每天近360人走到人生終點,合計131,229人,其中男性有80,619人,占61.43%,女性50,610人,占38.57%,與91年比較,分別增加1.75%及3.02%。

而死亡者的平均年齡為67.2歲,較上年增加0.4歲,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為65.4歲,較女性的70.1歲低4.7歲,但男女性的死亡年齡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若以地區來看,死亡者平均年齡最高的是金門縣73.09歲,台北市70.49歲次高,澎湖縣70.16歲再次之;最低的則是連江縣60.10歲,台北縣的65.21歲與台中市的65.36歲也低於平均的67.2歲。

另一個與死亡率有關的議題是婚姻狀況。一般相信,正常的婚姻狀況與良好的婚姻關係有益身心健康,且萬一不幸發生變故,也因為有另一半的支持而可能獲得較多的關心或照顧。而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適婚年齡族群中,死亡率最高的不是未婚者就是離婚或喪偶者,這也多少印證了這個理論。

92年15歲以上人口死亡人數合計128,931人,其中未婚者死亡率千分之2.34,有偶者千分之6.87,離婚者千分之7.41,喪偶者千分之39.40。如果再細分各年齡組的婚姻狀況與死亡率,可以發現15~29歲及75歲以上的族群都以喪偶者的死亡率最高,前者為千分之4.0,後者更達千分之85.5。看來不論年輕或年邁的喪偶者,都是死亡率偏高的高危險群。而30~44歲的青壯族群則以離婚者的死亡率最高,為千分之3.4,這個年齡可能是夫妻最容易離異的時候,而離婚者的死亡率則高於有偶者。至於過了適婚年齡的45~59歲與60~74歲者,都以未婚者的死亡率最高,前者為千分之8.7,後者則為千分之31.3。

看來維持一個穩定的婚姻關係,果然有助於延年益壽。若因故無法如願維持常態婚姻,那麼可得多為自己的身心健康費心。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百貨展示櫃漏電 責任險有保障(詳全文)
百貨公司的展示櫃竟暗藏危險。上週六(5/30)晚間,周姓一家人到台北市新光三越南西店逛街,至富思集團...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空污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台灣第一份民間《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出爐!保誠人壽與臺師大攜手解密
今年丹娜絲颱風與樺加沙颱風接連侵襲台灣,重創南部及東部地區,近期颱風威力帶來驚人雨量與風速,主要原因...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超萌療癒系! 掀起信用卡申辦熱潮 華南銀行x「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聯名卡上市
超療癒「萌」商機,華南銀行攜手「卡娜赫拉的小動物」發行聯名卡,目標搶佔年輕女性消費族群,預計將再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