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年5月5日,傳出美國第一大保單貼現公司Mutual Benefits Corporation(互惠公司,MBC),因涉嫌詐欺、未遵守合約行事以及不當購得保單、誤導投資人,被美國證管會勒令暫停營業、接管,資產並被聯邦法院凍結,導致高達近3萬名投資人投入的10億美元資金可能受損的消息。
台灣投資金額達百億美元
由於保單貼現商品在4年前,便被一些保險經紀人及資產管理顧問公司引進台灣,加上也有銀行、證券商,以基金、連動債的方式包裝販售,因而成為熱門境外金融投資工具之一。粗估在台販售的MBC商品,目前已吸金達至少100億美元,如今面對狀況不明又求救無門,使得國內數千名的投資人,心急如焚。
雖然,據台灣代理MBC商品、目前擔任瑞泰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的王少丰表示,MBC一事純屬美國當局「執法過當」,而且MBC資產雖被凍結,正在接受司法調查,但調查結果並不會影響貼現保單持有人的權益,因為投資人的資金是透過信託機制運作,MBC所提供的理賠作業也會照常執行。
但是,據報載,MBC可能還涉嫌替南美洲的毒販洗錢,本文截稿前還在接受美國海關的調查。而且據美國證管會表示,MBC販賣的保單中有六成五沒有經過實際評估,有九成左右的被保險人存活時間比「預期」久得多,還有七成四的保單,因保費繳納不足而失效。凡此種種,不免讓人對這種在國內未經核准卻頗盛行的投資工具的安全性捏一把冷汗。
平均報酬率達12%~14%
仔細探究保單貼現投資的運作方式,其實不難理解為何國內會有那麼多中高資產的投資人,願意把資金投入這種投資商品中。目前國內非法販售的保單貼現商品,是保單貼現公司針對收集來的老年保單或絕症保單證券化的商品,性質類似共同基金,可避免投資人單買一張貼現保單,賭該保單持有人死活的風險。
而投資人給付投資金額後,保單貼現公司給付的利息,是依據被保險人的預期生命來約定。依據美國保單貼現業者規劃給投資人的投資報酬表,預期生命2年的保單報酬率有可能達到28%、3年42%、5年60%、6年72%。雖然4年來真正實現的平均報酬率僅約12%~14%,但相較於目前的投資報酬水準,對於投資大眾還是深具吸引力。
法人機構積極研究期待引進
而國內法人機構更希望能引進這項投資標的。據了解,國內初期引進保單貼現商品的先鋒中,便包括了保險公司的高層人士。目前有多家保險公司也設有專責研究團隊,國寶人壽及富邦集團為引進這項證券化商品,也積極拜會財政部、保發中心,希望擴大海外投資的範圍。
持平而論,這項投資商品的立意,就如同生前給付或重大疾病提前給付一樣,是提供被保險人更貼近需求的服務,畢竟一般人買保險時,只是用當下的狀況去推測將來的需求,但年輕、體健時買的保險,到年老或罹患重症時未必真能符合所需,若是這樣,及時提供客戶保單貼現以救急的服務,反倒能將保險助人的意義充份發揮。
主管機關保持一貫駝鳥心態
只是主管機關財政部對於這類「地下化」亂象坐視不管,儘管事態緊急,仍只淡然表示:國內並未開放這類商品銷售,出了事財政部也無權過問,投資人真要購買,只能自負風險!對於已然存在市場的投資行為既不承認,出事了也不面對、不肯管。或許有人要問,主事者何時可以負起管理、監督之責,別讓立意良善的商品,不但無法發揮應有的功用,甚至淪為地下吸金管道。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意外險理賠案>糖尿病患受傷後感染截肢 也算意外?一旦罹患糖尿病,往後的日子都得更加小心翼翼,不僅慢性病纏身,一不小心受傷,也不容易痊癒,如果受傷後不... | 調查&排名 2017年十大高收入作家(下)
第八名
葆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一三○○萬美元
英國小說家葆拉.霍金... | 健康醫療百科 拇指外翻 治療、預防有一套
穿鞋是文明的象徵,但有文獻指出,不穿鞋的原始部落,患有拇指外翻的機率為二%,而先進國家罹患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