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險公司週年慶
文/方雪俐 | 2014.10.01 (月刊)

業務員就是要負責帶進業務的人,只要主管宣告××保單要停售了,就等於衝鋒號角響起。

大多數消費者也不懂主管機關為甚麼會要求保險公司停賣哪張保單,只要業務員來說,甚麼時候要停售了,再不買就買不到了,就會產生類似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效果,不管需不要、適不適合,總是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大開殺戒」買下平常不會買的東西。

如果看上週年慶折扣,花比較少的錢去買今年或明年買都一樣的東西,例如搶購三折羊毛被,很能理解,如果是同一個東西,明天價錢就不一樣,今天搶購也合理。如果即將會有新的東西上市,消費者卻搶在停售前買,那麼唯一的理由是,錯過今天以後不會有這麼好的商品了。

以這次停售的利變型壽險為例,五、六百億元剛入袋,報紙馬上出現「新版利變壽險 投報率更誘人」的報導,因為看上投報率而搶購舊版利變壽險的保戶,看到這樣的報導可能要搥心肝了,而用投報率當下訴求衝停售的業務員,這會兒可能也不好意思上門去給保戶送保單了。

理論上一個進步的行業,不論商品或服務都應該越來越好,全球各地排隊等iPhone6的盛況令人嘆為觀止,事實上iPhone不論出第幾代,總有人想加入愛用者行列,或想換掉自己的前一代手機。雖然能夠這樣讓愛用者瘋狂的商品不多,但這也說明一個形象好的公司,會讓消費者認為,這家公司新推出的商品一定更好、更值得入袋。

相反的,「以後不會有條件這麼好的保單」雖然只是業務員想促成消費者買單的話術,然而這句話代表的,可能就是保險公司設計的保單,對保戶而言條件越來越差。

必須被迫停售下架的商品理論上應該都是有害人體健康的黑心商品,或標示與內容不符的冒牌貨,而不是「條件最好的」商品。如果停售是衝刺號角,發號司令的源頭就是最怕停售被拿來當衝刺號角的金管會。限期停售看似主管機關思考周慮的決策,但是從資產千億到數兆的壽險公司都適用相同的停售規範,其實是一種齊頭式平等。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金管會:提醒消費者瞭解責任保險之保障內涵資訊
隨著工商業務蓬勃發展與消費者意識抬頭,企業經營者可透過投保責任保險,以移轉其經營業務所面臨之風險。然...
財經時勢
Z世代如何選擇雇主? ESG成為吸引人才亮點
在少子化與人力流動加劇的時代,如何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也成為台灣保險業經營穩定性的一大關鍵。過去,保...
市場訊息
衛福部:國內新增1例本土麻疹感染確定病例,已公布本土個案接觸者,籲請民眾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署今(28)日公布新增1例30多歲男性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某醫院醫護人員,先前入院員工體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