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專業不該受社會觀感牽制
文/葉俊宏 | 2011.05.01 (月刊)

頂頭上司無所事事又坐享高薪,對許多在外日夜奔波的基層甘苦人來說,自然會義憤填膺、氣得牙癢癢,然而這樣的人若位處政府相關單位,更是會引發社會群情激動,掀起一波憤怒輿論的社會觀感。

但是,這種「多數」或強烈反對者、聚眾凝結而成的所謂民意,是否真能成為權衡國家政策方針的標準?

金管會審博智取南山案歷時七個月、經過十三次補件,博智終究未能符合金管會對南山買家的要求使交易破局。過程中監理機關頂住賣方AIG亟欲脫手換現金、買方多次補件與南山業務員、保戶渴求解脫的三方壓力,斷然拒絕博智入主南山,這也是監理機關深知保險業「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經營,輕率地讓買家過關,後續要煩惱的業界管理將後患無窮。

由於社會觀感可能受到有心人士操弄或錯誤認知造成偏頗,主管機關更應該用專業且具權威的論調堅持己見做對的事情,然而,社會觀感與專業經營的落差,卻也著實發生在保險業資金投資運用的手腕上。

保險是愛心與保障的事業,但是保險公司經營說穿了還是逐利的事業,面對許多資產配置獲利空間受到壓縮,保險公司經營者面對每筆收進來的保費有固定獲利的壓力,處於高利環境得想辦法與銀行定存一較高下,處於低利環境更是備感艱辛,必須明確配置各項資產,才能拼湊擠出微薄利潤,迴避利差損纏身。

為了讓各家保險公司不至於因為錯誤投資造成倒閉等風險,主管機關在相關法規上制定各項投資限額,如衡量保險公司能力與海外投資成數的限制上,務求各家保險公司在監理許可範圍之內,安穩地經營。

而各保險公司經營者的風格迥異,因此有人趨於保守、有人中規中矩,自然也有人會接近犯規探探監理機關底線,是以在法規上若考量到所有保險公司的水平,監理上的裁量權自然就會有嚴謹或寬鬆的空間。

因此監理機關對於要事前規劃縝密來執法嚴格,抑或是事後隨社會觀感起伏來嚴格執法,應有個從一而終的價值標準,而監理是否真的考量各家保險公司經營能力出手裁權,或在大政策方針壓力下拉高安全水平線伸手攔阻,社會觀感這件事情,可不能淪為專業監理的干擾因素。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08月22日
國健署:七夕浪漫相約 約會謹記五招護身 ...
市場動態
保險竟變成危險?
「保險糾紛日增,消費者透過法院訴訟解決紛爭耗時費事……,為保戶及保險公司排解糾紛,發揮保險功能...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員工臥虎藏龍 出征亞運奪牌呼聲高
根據調查顯示,員工的幸福感愈高,工作績效愈高,新光人壽近年積極推動組織活化與年輕化,鼓勵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