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不搭機 也可能罹患「經濟艙症候群」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7.13 (新聞)

過去新聞媒體常提醒民眾,搭飛機或長途車要提防「經濟艙症候群」,但你可知久坐打麻將、玩牌、追劇等等,也可能引發經濟艙症候群,不可不慎。

經濟艙症候群最早出現在飛機經濟艙的乘客身上,故得其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冠宇指出,主要是因長時間坐著或躺著不動,造成下肢靜脈血栓,稱為「深層靜脈栓塞」。當下肢血液回流時,需靠肌肉去擠壓,若長期維持同一個姿勢,可能造成血液循環不佳,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得靜脈血管內出現血栓。

如果血栓發生在大靜脈,隨著血流跑到右心室、肺部,堵住肺部血管,可能併發急性肺栓塞,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嚴重時,恐發生呼吸衰竭與休克;若是心臟中膈缺損,血栓也可能跑到左心室,影響動脈系統,造成心肌梗塞,但這個機率相對低。

陳冠宇表示,經濟艙座位的活動空間小,飛歐美國家動輒搭機十幾個鐘頭,原本身體無異狀的人也可能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但其實飛機以外的交通工具,像是長途火車、巴士等,也有潛在的危險性。

不過,不只搭交通工具可能發生經濟艙症候群,像過年期間,有些人一上牌桌就黏住,不打通宵不罷休,或是久坐看電視、打電玩等,特別是容易產生血栓的高風險族群,就可能因此引發經濟艙症候群。

至於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陳冠宇指出,先天凝血功能缺陷、肥胖、老年人、腳部受傷或動過手術、有栓塞病史、癌症病史、高血脂、糖尿病或是抽菸習慣的人,還有長期服用避孕藥、孕婦、不愛喝水的人,要特別小心。此外,手術後無法自行翻身、長期臥床病人也要注意,而平時若久站就會腳腫的人,代表靜脈回流可能不太好,也應提高警覺。

經濟艙症候群好發於下肢的深層靜脈,如果造成急性肺栓塞,可能引發休克,慢性表現則為腳腫脹難消,時間久了,可能產生靜脈炎或蜂窩性組織炎,衍生更多併發症,像是腳潰瘍或發黑。治療上,經濟艙症候群以抗凝血劑藥治療,通常會有不錯的效果。

預防深層靜脈栓塞,陳冠宇提醒,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不走動,至少每隔1小時起身動一動,若搭飛機或在辦公室裡不方便頻繁走動,可做些簡單的腿部伸展動作,轉轉腳踝、動動腳趾、踮腳尖、翹腳板等,或是用手輕輕按摩小腿與大腿,促進血液循環;並且記得多補充水分,以免血液太濃稠,而提高血栓形成機會。( 本文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影帝吳朋奉猝死 心血管危險因子你中了幾個?

好的膽固醇 可保護脆弱血管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許文通:保險教育最好從國小開始(上)
保險的真諦是「愛」,然而,這份愛經常被利益所誤解。追根究柢,遭誤解的原因與「教育」脫不了關係。 ...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健檢不是「老人專利」 醫師呼籲健康要趁早守護
你是不是也覺得,健檢是退休後才要煩惱的事,平常沒什麼不舒服就不用檢查? 錯!其實像高血壓、糖尿病、腎...
市場動態
「白車」車禍風險低 車險保費有望下降?
車險費率一直都是以性別、年齡或是UBI車險強調的駕駛紀錄來計算,但持續有研究指出,車子的顏色會影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