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每當跟哥哥姊姊聊起共同認識的朋友、鄰居、老師,常覺得大家談的似乎不是同一個人,甚至回憶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有各自不太相同的認知,除了每個人觀察他人的角度不同、相處經驗也有差異之外,因為年齡的差異,兄弟姊妹在成長過程中共同認識的、接觸的人,其實是不同人生階段的同一個人,也難怪有不同的印象。
一個家庭的老大,可能有一對二十幾歲的父母,但到了生老么時則可能是三十幾歲之後的爸媽。生下老大時,每對夫妻都是新手爸媽,但是生到老么,不論生養經驗或人生歷練都已不同,因此老大與老么談起父母親,除了有各自不同的記憶,也難免會有不一樣的印象。
不久前我在某個場合聽到兩位年紀懸殊、互稱學長學弟的同業,在回憶兩人都曾經受教的一位老師,「怎麼跟以前教我們的時候都不一樣?」兩人都說;聽起來他們在討論的確實是同一位老師,只是學長當時認識的是不到三十歲的菜鳥老師,學弟遇到的則是即將屆齡退休的資深教授,兩人的印象自然也不會相同。
朋友老孟常感觸自己帶了二十幾年的老部屬「都變了」,「他以前很認真啊!」是老孟最常講的話。每當他這樣講,我總是想,這個人或許並沒有變,而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表現不同,只不過最讓老孟懷念的,是初入職場那位充滿活力與企圖心的新鮮人。
對同事、朋友、家人,像老孟這樣的感觸很多人都有過,但年齡愈長、變得愈好的也不乏其人。最近有機會與一個老朋友見面,即使歲月痕跡難免,但記憶中朋友的輪廓與面容依舊,聊天中我努力的在腦海裡翻找年少時曾經的互動模式,雖然眼前這位六十五歲的熟齡男士,就是當年我認識的十八歲小夥子,但是在不同人生階段中相遇,彼此的熟悉中難免多了幾許陌生,不過我很高興有機會看到歷練如何改變一個老朋友的生命。
歲月本身並不會讓一個人理所當然變得更好,因為生命給了每個人揮灑的空間與選擇的機會,怎麼種怎麼摘很少有例外。能不能成為別人眼中愈來愈好的人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當回首每一段歲月,是否看到愈來愈好的自己,畢竟得的、失的,都是自己。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1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精彩內容~獸醫師、動保處 為「寵物險」大體檢台灣新生兒人數逐年減少,寵物貓狗數量卻逐年增加,飼養寵物風氣興盛,這樣的現象不只台灣,而是遍及全世界... | 市場訊息 元大銀行:愛金卡新卡面、新回饋、新優惠 重裝上市 各項好康再升級元大愛金卡「三新」迎猴年!元大銀行積極搶攻小資族消費市場,2016年元大愛金卡隆重推出「OPEN小將...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提供利奇馬颱風受災保戶相關措施因應利奇馬颱風來襲,三商美邦人壽發揮愛心、關懷社會,除提醒社會大眾做好防颱準備外,並針對利奇馬颱風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