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歷練 改變生命樣貌
文/黃秀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7.08 (新聞)

每當跟哥哥姊姊聊起共同認識的朋友、鄰居、老師,常覺得大家談的似乎不是同一個人,甚至回憶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有各自不太相同的認知,除了每個人觀察他人的角度不同、相處經驗也有差異之外,因為年齡的差異,兄弟姊妹在成長過程中共同認識的、接觸的人,其實是不同人生階段的同一個人,也難怪有不同的印象。

一個家庭的老大,可能有一對二十幾歲的父母,但到了生老么時則可能是三十幾歲之後的爸媽。生下老大時,每對夫妻都是新手爸媽,但是生到老么,不論生養經驗或人生歷練都已不同,因此老大與老么談起父母親,除了有各自不同的記憶,也難免會有不一樣的印象。

不久前我在某個場合聽到兩位年紀懸殊、互稱學長學弟的同業,在回憶兩人都曾經受教的一位老師,「怎麼跟以前教我們的時候都不一樣?」兩人都說;聽起來他們在討論的確實是同一位老師,只是學長當時認識的是不到三十歲的菜鳥老師,學弟遇到的則是即將屆齡退休的資深教授,兩人的印象自然也不會相同。

朋友老孟常感觸自己帶了二十幾年的老部屬「都變了」,「他以前很認真啊!」是老孟最常講的話。每當他這樣講,我總是想,這個人或許並沒有變,而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表現不同,只不過最讓老孟懷念的,是初入職場那位充滿活力與企圖心的新鮮人。

對同事、朋友、家人,像老孟這樣的感觸很多人都有過,但年齡愈長、變得愈好的也不乏其人。最近有機會與一個老朋友見面,即使歲月痕跡難免,但記憶中朋友的輪廓與面容依舊,聊天中我努力的在腦海裡翻找年少時曾經的互動模式,雖然眼前這位六十五歲的熟齡男士,就是當年我認識的十八歲小夥子,但是在不同人生階段中相遇,彼此的熟悉中難免多了幾許陌生,不過我很高興有機會看到歷練如何改變一個老朋友的生命。

歲月本身並不會讓一個人理所當然變得更好,因為生命給了每個人揮灑的空間與選擇的機會,怎麼種怎麼摘很少有例外。能不能成為別人眼中愈來愈好的人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當回首每一段歲月,是否看到愈來愈好的自己,畢竟得的、失的,都是自己。

 

延伸閱讀:

沒有偶然

你的職涯 由你決定!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三商美邦人壽:七度榮獲「保險龍鳳獎」殊榮 深獲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肯定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於3月6日舉辦「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三商美邦人壽在「壽險公司內勤...
財經時勢
學保盈虧政府擔 立院初審通過
過去學保因虧損導致多次流標,對此立法院昨(16)日初審通過「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學生及教保服務機構幼...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獲獎連連 2019年榮獲國內外45獎項 商品創新、數位金融、理賠服務備受各界肯定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不斷努力精進,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