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險就像護身符 有買有保庇
文/林麗銖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6.09 (新聞)

某天聽到一位資深壽險業務經理說:「保險做越久,就越發現,要領到保險金還真不簡單。幾次出國搭機遇到亂流時,心裡總會浮現『難道上億保險金會成真?』的念頭,不過「希望」總是很快就落空,那種心情還真有點複雜!」

接著她馬上又補充「我做了20幾年保險,處理過大大小小客戶理賠申請,越來越覺得,保險大戶好像都很平安,倒是保單買不多的客戶反而容易出事,這算是第6感嗎?現在我都跟客戶說『買保險保平安,有買就有保庇啦!』」

聽她這麼一說,仔細回想自己多年處理民眾保險申訴的經驗,好像也有類似的現象。保險是否買越多就越平安我不清楚,但是「解約不久後意外身亡、停效期檢查出罹癌、轉換後2年內自殺、撞車後才發現強制車險沒續保…」等令人扼腕的案件倒是處理不少。

不過再仔細想想,這些看似巧合的個案,其實都是生活中的常態,壽險保單解約件一年就高達百萬。只是原本有了保險,因為主動解約、因為沒有按期繳費保單停效、因為申請契約轉換2年內自殺不賠的條款又重新啟動、因為該續保的強制車險忘了續,所以造成事故發生時,保戶得不到保障的情況,特別容易引起注意罷了,這並不代表這些民眾出事的機率高過其他人。

但是,這樣的經驗倒也讓人再次體會甚麼叫風險?甚麼是保險?

有人說,風險就像空氣一樣布滿你我四周,如影隨形24小時都存在;也有人說,風險就像是一隻虎視眈眈的野獸,隨時準備對我們伸出魔爪。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事先做好各種準備,包括安排保險。

只是當事故沒有發生的時候,要讓人感受到保險存在的重要性並不容易。因此,失業收入中止了,第一個想到的是解保單應急;物價飛漲手頭稍有不便,第一個停繳就是保費,停辦的就是續保,這樣的情況在你我生活周遭屢見不鮮。不幸的是,虎視眈眈的魔爪就經常在這種時候伸出。

當我們有好的工作、不錯的收入、健康的身體、順遂的事業時,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強,這時候保險的重要性相對較低;但是當我們失去工作、收入中斷、身體微恙、事業不順時,風險承擔的能力也大為減弱,這時候扮演經濟救生圈的保險,就非常重要,因此不要說主動解約,就連保費中斷都不應該。

這不是危言聳聽,更非迷信,只是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件,的確讓我對那位業務經理的一席話頗有同感。

最近,在景氣不佳、物價飛漲、通膨壓力下,不少人生活的很辛苦,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隨時存在的風險,都要把保險救生圈準備好。就算讓我們鄉愿的相信,保險就像平安符一樣,有買就有保庇也好!

 

延伸閱讀:

最貴的保險

【專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人工智慧引領新經濟概念NASDAQ-100 ETF 投資未來更精采
根據Google在2012年的調查,科技改變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甚鉅,包括社交、購物、金融、休閒行為,透...
人壽保險
夾心家庭 4萬元規劃完整保障
雙薪家庭成主流 另一半可能退休或打零工 雙薪家庭成為台灣家庭主流,但另一半的收入可能並不穩定,...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228連假出遊前 別忘了上網投保旅平險
今年228共有4天連續假期,許多人都會揪親朋好友安排旅遊行程,元大人壽提醒,旅遊常處於戶外活動與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