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該是努力推廣年金保險的時候了!
文/林麗珠 | 2003.10.01 (月刊)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到今年九月底前,日本屆滿一百歲的人瑞已達二萬零五百六十一人,比起去年,短短一年時間就增加了三千多人,而在二萬多名百歲人瑞中,女性就佔了八十四%。專家還估計,到了二○五○年,日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將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台灣,雖然平均壽命還沒有日本那麼長,但到了二○○一年,也已達七十五.六歲,其中,男性是七十二.八歲,女性為七十八.四八歲,而台北市女性的平均壽命更已高達八十一.七九歲。

人口快速老化的現象,已說明了壽險業的經營重點,將由「死得太早」的風險所發展出來的壽險商品,移轉到因應「活得太久」的風險的年金、長期看護及老年醫療等商品上。但是,這些商品不論是研發或推廣,在國內並未如預期地受到重視。以年金保險為例,從民國八十一年立法通過至今,國內年金險保費佔率竟不到二%,比起歐美國家動輒高達五成以上佔率的情況,顯示出國內壽險業者並未重視這樣的商品與市場需求。

當然,沒有租稅優惠的誘因、無法提供業務員高額佣金、民眾接受度還低等,都是國內年金保險發展不成氣候的因素,但是,肩負社會責任的保險業,有義務開發並推廣正確、合適的保險商品。像去年高達二千六百多億的壽險新契約保費中,短年期躉繳儲蓄險的保費就佔了一千零四十六億,而民眾買到的平均保額卻只剩五十五萬六千元,雖然利率下降是造成此一現象的主因,但這樣的結果卻再次扭曲了保險的意義與功能。

「死得太早」與「活得太久」的兩大人身風險,在保險安排上是要有先後順序的,應該要先將死亡保障買夠、買足了,才來規劃老年收入的問題。過去壽險業主推的養老儲蓄險,雖然讓民眾達到強迫儲蓄的功能,而且身故也有保障,卻也因而造成了保障既不夠、養老也不足的現象。

另外,像許多公司推出的增值型終身壽險,不管是增值到繳費期滿或終身增值,重點都是保戶越老身故時,保險給付越多,這樣的設計,事實上是跟保戶的需求相反的;死亡保障的需求應該是在年輕時比較大,隨著年紀的增加、責任的減輕而慢慢減少。而到年老時所需要的已不再是壽險保障,而是生存收入。

壽險業在台灣發展四十多年,雖締造了一四○%的投保率,也大幅提升了民眾對保險的接受度,但面對老年化時代的來臨,壽險業者應該要更積極推廣真正能照顧民眾老年生活的商品,是到了該好好推廣年金保險的時候了!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加強對抗結核病 早期治療潛伏結核感染
結核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也是台灣最重要的法定慢性傳染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到2035年要...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微型保險助弱勢、放光芒 偕台中市政府推動微型保險 守護弱勢族群履行社會責任
數據顯示,逾3成的國人沒最基礎的壽險保障(註1)!民眾過去沒買壽險保單,經濟狀況是原因之一。而保險本...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攜手渣打銀行 推出首張新制核准分紅綜合型保險 新美利29外幣終身壽險 滿足三明治族對健康保障及資產配置的需求
為了設計出符合三明治族各面向期待的產品和服務,保誠人壽透過「三明治族大調查」深入了解三明治族在不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