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日前發生的錢櫃KTV大火奪走包括消費者與員工等六條人命,還有數十人受傷,但這樣的大火並非國內首例,三十年前國內第一樁KTV大火就發生在高雄市的錢櫃,當時造成十六死二傷。三十年來台灣共發生八件KTV大火,總共造成一一三人死亡、數十人受傷,讓開心歡唱變了調。
災難像照妖鏡 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問題
除了KTV,其他人潮聚集的場所,包括三溫暖、西餐廳、保齡球館、夜店、遊樂場等,都曾發生過造成重大傷死的大火,八四年台中衛爾康西餐廳大火造成六四死一一人傷、一○四年八仙樂園粉塵爆炸,釀成一五人死亡、近五百人受傷的慘劇,更令人印象深刻。
重大災難常是保險改革的觸媒,包括九二一地震之後,地震基本保險納入住宅火險,八仙樂園事件之後,全面提高相關業者依各縣市規定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的最低保額。
那麼這次KTV大火,哪些保險或現象可能成為未來相關保險辦法改革的契機?
公共意外責任險 保額偏低還是保費偏高?
各縣市依《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所定的公共意外責任險投保辦法,幾乎囊括大多數人潮聚集的消費場所。歷年來保額也多有提高,但是每次重大事故都還是不足,例如五年前八仙樂園塵爆當時,每人傷亡保險金額二百萬元、每一事故最高二千萬元,相對於十五人死、近五百人傷,堪稱杯水車薪。
這回錢櫃KTV依台北市規定必須投保每一人傷亡五百萬元、每一事故最高三千萬元,只夠應付六人死亡的賠款,就算有一名死亡員工,不在公共意外險的承保範圍內,相較於數十人傷亡的賠償責任仍有極大缺口。
任何法令的要求都是底線,卻常被業者奉為高標,有保就好。就是這樣的心態造成大多數事故發生時,業者的保額都剛好是地方政府規定的保額。
但是業者不願意把保額拉高,除了應付心態使然,「保費太貴」也是常見說詞。尤其公共意外險的保費依行業危險程度高低分六類,KTV屬第五類,保費僅低於製造或供應危險物品者,一旦拉高保額必然大幅增加保費。
那麼公共意外險的費率是否有合理調降的空間呢?產險公會的最新統計顯示,一○五年到一○七年,公共意外險的投保件數都在二十幾萬件,平均每件保費九千多元,賠款則多在一萬兩千多件,平均每件約五萬多元,三年的損率分別為三七.八%、三六.六%與三○.五%,連續三年都低於四○%,從精算角度看,應有降價反應成本的空間。
合理調降保費不僅是公平待客精神的具體落實,若業者可以用相同保費買到更高保障,更可降低消費者求償無門的可能。
僱主責任保險
計時員工高佔比是大風險
在消費場所的意外事故中,員工也常是被波及的對象,而員工又非公共意外險的保障對象,因此業者也應考慮投保僱主責任險。目前大約二十萬家企業投保僱主責任險,其中最近三年發生事故的企業都超過二萬五千家。
比起公共意外險,僱主責任險的損率就高出不少,一○五年之前都在五、六成以上,一○七年雖降到三五.七%,但在員工結構朝計時、臨時、兼職,以降低人事成本的趨勢下,這樣漂亮的損率是否曇花一現還有待觀察。
目前僱主責任險的保費計算基礎是「全年薪資總額」,換句話說,以正職員工為主的企業,因為人事成本高,保費較高,這套計算保費的方法,在幾乎都用正式員工的「古代」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以KTV為例,雇用計時工作者幾乎是行業主流,想當然爾,相對於正職員工,來來去去的計時工的安全教育當然不容易落實。而且依行業危險,KTV在僱主責任險的費率,與礦廠屬同一級,代表在這樣的娛樂場所工作的人,發生因為雇主應負責任的風險與在礦廠工作者相當,安全教育的落實更重要。雖然費率本身可以反應行業危險,但據以計算保費的母數卻未能反應企業僱用正職員工與計時工,對整體工作環境安全的影響。
計時工作人員為主的娛樂場所一再發生公安事故,保險業應重新思考,在為了控制人事成本衍生出過去罕見的僱用模式之下,以全年薪資總額計算保費是否有不合理、不公平之處,應該也是這場大火帶來的啟示。
重大燒燙傷保險 只能保燒、燙傷?嗆傷呢?
意外險附加重大燒燙傷保險對於不幸遭烈火或熱湯紋身的人,的確是寶貴的及時雨,但是每次建築物發生大火,因為被煙嚴重嗆傷而送醫或住進加護病房的人也不算罕見,但是這些傷者往往並沒有體表的「燒燙傷」。
目前重大燒燙傷保險多針對一至六級燒燙傷提供保險金五%到一○○%不等的給付,其中燒燙傷的認定都指體表一定面積的燒燙傷。事實上濃煙嗆傷對身體器官造成的傷害,與必須接受治療的期間之長,可能都不下於體表的燒燙傷。
這次的大火,再次突顯一個事實,火「燒」可能造成「燙」傷或「嗆」傷,外傷是傷,內傷也是傷,那麼,業者能否設計同時提供涵蓋這兩個只要身陷火海,就可能用得到的保險保障呢?
傷害保險 依職業決定費率 合理嗎?
以職業決定傷害險保費是台灣保險業少數四十餘年奉行不悖的「真理」,從六五年編制的「臺灣地區傷害保險個人職業分類表」到現在,「傷害險保費依職業分六級」從沒改變過。
這些年,多職人、斜槓人成為另一種趨勢,尤其是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無法在等級表找到適當職業名稱的人,無法明確界定職業等級的狀況更是普遍,例如大部份時間兼網紅的空服員、兼營網購的保險業務員…。捧著這套老掉牙的職業分級,遇到新職業只能依工作內容找歸類,或者斜槓人依最危險的工作歸類等,如此僵化跟不上時代的規定適用上常捉襟見肘、招人詬病。
此外,職業固然足以影響意外發生的機率,卻不是唯一的因素,因為工作時間只占日常三分之一,其餘時間的日常活動與職業關係不大,尤其各類活動的參與度大多與年齡有關。例如過去很多娛樂場所公安意外的傷亡者,以年輕人居多,包括八仙樂園的傷亡者幾乎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錢櫃KTV的五位死亡消費者介於二七到三四歲之間,統計數字也顯示二十四歲以下國人的首要死因都是意外,但「年齡」從未被列為傷害險保費考量的因素,等同由低風險的中高齡者補貼年輕人的保費。例如意外傷害在六五歲以上民眾連前五大死因都排不上,但費率同樣以職業別決定,且各公司對高齡被保險人的傷害險最高投保金額都有設限,不僅不公平、不合理,且有高齡歧視之嫌。
「生活」型態的安全性才是影響意外事故最主要的原因,而職業或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不同年齡者生活型態不同,多年來社會事件與傷害統計、死因統計都顯示,不同「年齡」者發生意外的機率很不相同。
這次大火應該也是業者打掉四十四年傷害險費率重練的最佳時機。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康署:健康飲食 你吃對了嗎?從城市、偏鄉到原民部落 實踐高齡營養健康促進從城市、偏鄉到原民部落,實踐高齡營養健康促進
臺灣將於民國114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維護高齡... | 人壽保險 投保時筆誤 100萬保險金險些飛了!錯一個字,代價可能要一百萬元?住在屏東的潘姓女子,名字中有一個「琦」字。潘女的父親在二○一五年十二月... | 市場動態 台灣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首批取得健康險經營權的產險業名單公布
金管會上(5)月22日公布首批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