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遭公司裁員 資遣費須納所得扣稅?
文/梁惠閔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4.29 (新聞)
【本文重點】若民眾因故被裁員,公司依法支付資遣費,那麼第二年這筆資遣費必須納所得扣稅嗎?

五月即將到來,有民眾已陸陸續續收到扣繳憑單,提醒民眾報稅季已來臨。日前民眾提問,去(2019)年他遭公司資遣,當時公司曾支付他一筆資遣費。不料前些天收到資遣費的扣繳憑單。難道資遣費也要納入所得計算扣稅嗎?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資遣費與退休金一樣,都有定額免稅額度。勞工被公司裁員,不論是資遣費或退休金,只有超過課稅門檻的部分,才會有繳稅的問題。

據《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規定,資遣費與退休金同樣都屬退職所得,免稅額度依領取方式分為兩種計算方式。

第一種為分期領取,譬如軍公教人員按月領取的退休金,這類退職所得的免稅額度,目前是78.1萬元,只要全年領取總額未超過78.1萬,也就是只有每月領取的額度超過6.5萬元(78.1萬/12=6.5萬)的部分,才需要併入綜合所得計算課稅。

第二種為一次領取者,像資遣費及大多數勞工的勞退金多屬這種。至於一次領取的退職所得的免稅額依下列方式計算:

(1)總額小於「18萬元×服務年資」的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0。
(2)總額超過「18萬元×服務年資」的金額,未達「36.2萬千元×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
(3)超過「36.2萬元×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

舉例來說,若A公司於2009年1月起僱用王先生,在2019年1月因故將王先生資遣,並一次支付資遣費200萬元,按王先生年資10年計算,第一階段免稅額為18萬乘以10,即為180萬,剩下的20萬元則進入第二階免稅額。由於未超過36.2乘以年資10年的362萬,因此這20萬元的一半為10萬元,才需要列入綜合所得淨額計稅。

因此王先生所領的200萬資遣費,有10萬元部分必須列入所得計稅。

 

延伸閱讀:

疫情延後報稅 解約金要列入所得申報?

基本生活費加長照扣除額 算算明年報稅省多少?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全國票選最優保險公司 哪些公司上榜?
一年一度,由《現代保險》主辦的保險品質獎,已提前於去(二○二○)年十二月一日隆重舉行,金管會保險局局...
市場訊息
富士達保經:台中十二區部號召淨灘行動 守護海洋 環境永續
富士達保經為落實企業ESG永續理念,除了全面啟用AI系統運作及數位金融服務,致力達到行政作業無紙化外...
市場訊息
全球人壽:愛在七夕責任不缺席「愛的超熱血」公益活動義賣所得捐助失依兒少
全球人壽「愛的超熱血」公益義賣暨捐血活動昨(21)日溫馨登場,今年活動特別結合七夕情人節,號召社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