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不少父母都會投保壽險,就算不幸身故後也能留下一筆保險金照顧年幼子女,為了避免保險金被監護人惡意侵占或是子女揮霍,更細心的父母會以「保險信託」管理鉅額保險金。但學者憂相關法令還未健全,恐無法真正達到信託保障目的。 |
保險信託是指將保險金交由信託業者管理,被保險人身故後,保險公司將保險金撥入信託帳戶,再由信託業者依事先約定的方式(如定期給付、另外投資操作)照顧遺屬。如此一來,可避免受益人不知節制地揮霍保險金,能穩定地照顧年幼或身障子女,也能減少家族奪產紛爭,甚至監護人領走保險金後棄受益人不顧的情形。
若父親甲,要幫就讀小學的兒子乙辦理保險信託,甲要做的事情有:
1.甲當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指定兒子乙為受益人,並批註保險金撥入乙的信託帳戶
2.受益人乙擔任信託委託人向信託機構簽訂保險金信託契約,但因為乙未成年,由法定代理人甲代為簽約
3.甲身故後,保險公司將保險金撥入信託帳戶
4.信託機構依契約內容運用保險金如投資、存款,並定期給付一筆生活費給乙
5.信託期滿後,將剩餘保險金返還乙
甲可約定在乙成年後終止信託期間,將剩餘保險金返還;也能指定信賴的親友擔任「信託監察人」,監察人可以為受益人訴訟,也可以代受益人行使權利,保證受益人的權利不受侵害。
要注意的是,依照保險法第138-2條規定,要辦保險信託的人身保險,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應是同一人;而信託契約受益人與保單受益人也要是同一人,且限定是被保險人、未成年人、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之人。
不過法律學者憂心,現行法條仍不能確保受益人的信託權益。由於保險金信託契約是甲以法定代理人身分替乙簽約,當甲身故後,乙的監護人同樣可以用「法定代理人」的身分終止信託契約,還是有可能發生監護人剝奪受益人保險金的狀況。
對此,有學者協助信託公會推動修法,若未來信託機構可以擔任要保人,保費由信託財產繳交,保險金歸為信託財產,就能簡化信託關係,且乙的監護人無法介入更改信託契約內容,盼落實「保險信託更保險」的精神。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10月27日
衛福部:肢端黑色素癌與黑色素皮膚癌大不同 國衛院發現新... | 健康醫療百科 眼睛乾澀紅腫 小心秋冬乾眼症上身「醫師,為什麼一到秋冬季節,眼睛就會乾澀容易流眼淚,很不舒服,怎麼辦?」
這是入冬以後,眼科看... | 醫療、健康保險 肝硬化的另一個 無形殺手——C型肝炎
C型肝炎是台灣地區常見的病毒型肝炎之一,且被認定為台灣地區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第二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