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5萬元讓你躍升不動產主人
文/陳怡君 | 2004.09.01 (月刊)

過去一般人投資房地產,不是買房子或土地出租賺租金,就是低買高賣賺差價,但是無論哪一種不動產投資方式,投資的門檻至少都要數百萬元。

但自去(92)年7月國內通過不動產證券化法條後,相關的商品自今年下半年紛紛出爐,小額投資人想投資房地產,除了買營建相關個股外,也可以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間接成為標的房產的主人。

特性似債券 與股市連動性低

所謂不動產證券化,是將不動產的固定資本投資轉變為證券持分型態,也就是將龐大而不易變現的不動產分割成細小單位,再轉化為具備流動性的有價證券。

由於不動產證券化是把固定資產債券化,以租金型的不動產證券來說,在投資資訊方面,投資人只要調查租金及租賃情況,就可查出市場行情,評估投資價值,比起高科技公司容易投資。

比起其他金融商品,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的性質較似債券,但是投資報酬率相對穩定。而且根據國外經驗,不動產證券化商品與其他投資工具的關聯性低,不易受到其他投資工具如股票等暴漲暴跌影響。

因此美國許多投資人已將這類商品視為股票、債券、現金之外的第4類資產,以分散投資風險。

利息所得按6%稅率分離課稅 不併入綜合所得額

不動產投資商品的發行方式,分為私募及公募兩種。私募的投資門檻約500萬元,主要以法人投資戶為主。而採取公募方式發行的不動產證券化商品,最低投資金額未來可望降到5~10萬元。

採公募的不動產證券商品,除了投資門檻低,流動性也較私募型佳,還可在店頭或集中市場交易,變現性較強。同時因交易資訊公開、價格透明化,較適合一般小額投資人。

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還有一個特性,就是節稅。因為其利息所得是按6%稅率分離課稅,不需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或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對於高所得的投資人而言,6%的稅負有利於個人節稅。

此外,一般受益憑證交易須繳交證券交易稅,但是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的受益證券交易則免繳證交稅。

怎麼挑選最好? 除了地點還是地點!

至於投資人又如何挑選這類商品?其實就像直接投資房地產一樣,地點、地點,還是地點。

因為無論是商業不動產貸款抵押受益證券(CMBS)還是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好地段的投資標的才能確保租金收益穩定和增值潛力,而且投資人還要觀察該標的物過去的出租率變化及租金回報的表現,做為研判是否維持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優勢。

至於相關風險,專家建議投資人要參考該商品的信用評等(如同債券),以做為衡量投資風險的標準。

目前不動產證券商品多針對法人銷售,除了今年5月台北商銀募集不動資產信託受益證券的IBM大樓,今年8月台新銀私募「特力中欣忠孝東路大樓不動產資產信託受益證券」,成為第二張不動產證券化商品。此外,包含富邦、新光等集團都預計在今年第三、四季推出相關產品。雖然目前可供投資人選擇的商品並不多,但預估未來將會出現更多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屆時投資人可以好好加以比較。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提高國保給付? 衛福部:可能同步提高保費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昨日登場,會中提及國民年金給付過低,建議提高給付金額,對此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表...
醫療、健康保險
愛玩手機罹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治療要自費多少?
人的眼睛就如同一台精密的自動對焦相機,不但能夠看近、望遠,還能透過寬闊的視野,把美景盡收眼底。但疾病...
人壽保險
公共意外險 守護9千所學校
孩子去上學,家長最害怕的肯定是學校打來的緊急電話,擔心孩子出事是天下父母心,但是危險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