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強制醫師投保 醫界疾呼不可!
文/穆震宇 | 2011.11.01 (月刊)

台大與成大醫院在今(一○○)年八月爆發的愛滋器官捐贈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起醫療疏失的後續發展至今仍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除了相關醫事人員的懲處,以及後續一連串檢討流程、改進措施之外,五名器官受贈者究竟該如何補償,也成為二家醫院接下來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醫療糾紛一直是醫事人員揮之不去的夢魘,根據衛生署醫事處統計,醫療糾紛委託鑑定案件自民國七十六年累積至今已超過六七○○件,且案件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至於私下賠償的件數與金額更是難以計算。

醫責險投保率僅一成

根據衛生署醫事處二○○九年統計,發生醫療糾紛的前三名科別為外科、內科以及婦產科。進入訴訟程序後,則以急診科的敗訴賠償金額平均三○○~四○○萬元最高,婦產科約三○○萬元次之,外科則以二○○萬元名列第三。

雖然產險公司推出的「醫師責任險」及「醫療機構綜合保險」,可以分攤醫療過程中因人為疏失產生的賠償責任風險,但醫界投保情形並不普遍。從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醫師責任險」共賣出六一四八張,只占全國中西醫及牙醫師人數的十一%。「醫院綜合責任險」賣出二七○九張,也只占全國醫療院所的十三%。換句話說,近九成醫師對於透過責任險轉嫁醫糾風險不買帳。

倘若不幸發生醫療糾紛,多數醫師仍希望私下和解,或者透過調解委員會或法院調解。只是一旦調解不成,醫師就有可能遭受病患家屬抬棺抗議、撒冥紙、黑道恐嚇等騷擾,甚至一再訴諸司法途徑,形成醫病皆輸的局面。

醫糾理賠頻創新高 保險跟不上

有鑑於此,立法委員趙麗雲在今年三月提案修改醫師法,強制執業醫師投保醫師責任險,並且比照強制車險採無過失責任,以簡化冗長的責任鑑定、協調及法律訴訟等程序,讓病患及家屬能夠即時獲得補償。

不過,對於這個尚未排入立院議程的提案,醫界紛紛傳出反對的聲浪。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事法規委員會委員施肇榮表示,醫療糾紛賠償金額屢創新高,法院判決不乏賠償千萬元的案例。國內知名口蹄疫專家何維莊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手術麻醉疏失而成為植物人,最高法院在今年八月判決院方需賠償四三○○萬元,更創下醫療糾紛最高賠償紀錄。

然而,產險公司基於損率控制及理賠風險等考量,除了按照各醫科的風險等級計收保費之外,針對麻醉科、婦產科及外科等高風險科別,還會將保額限制在每一事故二○○萬元左右。施肇榮說,未來強制納保之後,醫師每年可能要繳交數萬元保費,但理賠金額卻如杯水車薪,如何說服醫師花錢投保?

科別風險差異大 保費差六倍

實務上,產險業者對於承保高風險科別的興趣不高,因此透過費率差異化的設計,降低高風險科別的投保意願。明台產險意外保險業務部副理周博信指出,產險公司將各醫科的風險由低到高區分為甲、乙、丙、丁、戊等五大類。在相同保額的條件下,戊類科別的保費至少是甲類的五.九倍。換句話說,中醫師及牙醫師花一萬元就能買到的保障,婦產科及麻醉科醫師卻要多花將近五萬元才能買到。

以國內某產險公司去年銷售的四百張醫師責任險為例,其中有高達九成以上保單,來自於風險程度較低的甲、乙、丙等前三類科別。

不保項目多 商品魅力不足

此外,醫責險及醫療機構綜合險的不保項目也是醫界詬病之處。例如病患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因醫療疏失不幸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IDS)、禽流感等疾病,而向醫院或醫師提出損害賠償請求時,承保醫責險或醫療機構綜合險的保險公司將不負理賠責任。

以台大與成醫的愛滋器捐糾紛為例,即使院方及醫師有投保醫療機構綜合險及醫師責任險,但由於愛滋病被列為除外項目,因此二張保單在這起醫療疏失中可謂無用武之地。

當然,產險公司將這些疾病列為除外項目不是沒有原因,周博信表示,AIDS在人體的潛伏期可達十年以上,發病後責任難以釐清。至於SARS及禽流感則具有疫情擴散速度快、損失程度不易控制等特性,即便納入理賠範圍,保費也會因此暴增,在保費合理性、損率控制及再保險分出等考量下,才會將三種疾病列為除外不保項目。

保單品質佳 醫責險損率僅三成

除了保額不足、不保項目多之外,醫責險是否能夠比照強制車險採用「無過失責任」為理賠基礎,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施肇榮說,「不是每個人都會出車禍,但人人都會生病、死亡」。即使醫療科技再發達,也無法保證治癒每一位病患,如果要把病情變化的責任全算在醫師頭上,對醫師而言並不公平。

施肇榮認為,醫責險採無過失責任,表面上看來對醫病雙方都有利,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國人進出醫院的頻率將有增無減,醫責險的損失率若因此節節上升,保費勢必跟著調漲。尤其台灣實施全民健保後,特約醫療機構無法自行調整收費標準,在保費成本無從轉嫁的情況下,最終仍須由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承擔保費上漲的後果。

無論強制投保是否會提高醫責險損率,到目前為止,醫責險及醫院綜合意外險的損失情形控制得還不錯。從保發中心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醫師業務責任險的賠款率為二十八.一九%,較九十八年的六十一.二五%減少了三十三個百分點。醫院綜合意外責任險的賠款率三十七.九五%,亦較九十八年下降十一個百分點。

產險業者私下表示,醫責險的賠款率即使達六成,產險公司都還有利潤,若立法強制醫師投保,應能透過大數法則分散風險、增加獲利,因此業者大多樂觀其成。

強制投保 醫界籲暫緩

施肇榮表示,中、西、牙醫及各科的風險不同,強制醫責險的保費難以公平計算。此外,現今醫療糾紛動輒訴諸刑事,搞得醫師三天二頭往法院跑,無法專注在醫療本業。而醫責險只能提供民事賠償,無法針對刑事部分提供協助,立法強制投保對醫界究竟是福是禍,仍是未知數。

施肇榮認為,在醫責險尚未發展成熟之前,仍應採用任意險的方式投保,並透過醫師公會或學會等團體的力量,與保險公司協商保單條款內容。等到多數醫師形成投保共識,醫責險保單的設計也趨於成熟時,再談強制投保才合理。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不退流行的終身醫療險
根據現代保險雜誌二月號「二○○三保險消費者購買行為問卷調查」發現,在已投保者最想再買的險種中,...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10月20日
健保署:職場新鮮人健保投保不重複! ...
市場訊息
健康署:民眾攜帶加熱菸入境 代購或自用都違法 依情節輕重 處不同罰鍰
菸害防制法於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我國目前尚未有經衛生福利部核定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