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脹氣脹不停 是食物在「生氣」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9.02 (新聞)
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經由酵素分解,約有90%被小腸吸收,剩下的10%則被大腸內的細菌利用,細菌分解食物時會產生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最後再由打嗝或放屁排出,但如果體內凝聚的氣體太多,產生脹氣,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使人感到噁心、疼痛等不適感。
脹氣主要是因為體內缺乏某些碳水化合物酵素,因此在攝取碳水化合物後,在小腸中的利用率下降,到大腸後便被腸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因此醫生建議「預防脹氣比治療更重要」。
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包括豆類、洋蔥、茄子、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柑橘類水果、氣泡飲料以及添加山梨糖醇(Sorbitol,甜味劑)的飲品和甜點,若是屬於容易感覺脹氣的體質,就應避免攝取過多這類食物。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保署:澄清全民健康保險無住院日數限制規定健保署澄清全民健康保險並未有住院日數限制之規定,保險對象的住院日數係由診治醫師視保險對象病情治療需要...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慶祝「富邦證券 富貴財神幫」粉絲團開張 限時抽范瑋琪、李玖哲演唱會門票在全球擁有20億用戶的臉書(Facebook),是台灣民眾最愛使用的通訊社交軟體之一,也是企業接觸消...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聖誕禮物大燒腦? 用組合技巧「保」住幸福
「媽媽,聖誕老公公什麼時候來啊?」、「老公,今年聖誕節想怎麼過呢?」,根據樂天市場購物網「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