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脹氣脹不停 是食物在「生氣」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9.02 (新聞)
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經由酵素分解,約有90%被小腸吸收,剩下的10%則被大腸內的細菌利用,細菌分解食物時會產生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最後再由打嗝或放屁排出,但如果體內凝聚的氣體太多,產生脹氣,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使人感到噁心、疼痛等不適感。
脹氣主要是因為體內缺乏某些碳水化合物酵素,因此在攝取碳水化合物後,在小腸中的利用率下降,到大腸後便被腸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因此醫生建議「預防脹氣比治療更重要」。
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包括豆類、洋蔥、茄子、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柑橘類水果、氣泡飲料以及添加山梨糖醇(Sorbitol,甜味劑)的飲品和甜點,若是屬於容易感覺脹氣的體質,就應避免攝取過多這類食物。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贏得40個通訊處 訂單的高手
今年31歲的洪綱懋在EPSON投資的愛普網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副理,主要的工作是開發EPSON印表... | 市場訊息 全球人壽:建議小資上班族 靠紅包打造2帳戶抗退休2風險
過年除了有機會領到公司的年終獎金、分紅或開工紅包外,有不少已經出社會的小資族仍然會收到長輩紅... | 市場訊息 台灣世界展望會:終止兒童受暴代言人插畫家馬克、Duncan、SECOND啟程關懷蒙古弱勢兒童
這週末台灣各地氣溫已近攝氏30度,然而在距離台灣約3,000公里的蒙古,三月仍是零度以下的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