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林文英:
健保多年來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值得肯定,但是保險跟福利仍應該要有一個明顯的界限。例如高所得付高保費卻與付低健保費的低收入戶住同樣的病房,這就是福利,如果交多一點的保費可以住較好一點的病房,這才叫做保險;既然叫做全民健康保險,大家都交錢出來是正常。至於弱勢團體的照顧則是屬於社會福利的部分,便應該請內政部拿錢出來補助。
在商業醫療險的部份,以前有所謂無上限的終身醫療險,但經營幾年下來都虧損,所以後來推出帳戶型醫療險,給一個限額,用不完可以在身故時領回,反應還不錯,提供給健保做參考。
石寶忠:
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我想可能要回歸到保費計算上面,任何一個保險制度一定要收支平衡才能永續經營,或許醫療資源浪費是健保財務黑洞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將這些原因去除,我認為大概有7成的問題是因為人口結構的變化所造成。事實上,大部分使用健保的都是老人,付錢的大都是年輕人,但這些情形和當初計算保費的人口結構有非常大的差異,如果將健保原先預定的5年平衡計算基礎,改成50年的話,或許會好一點。
另外從精算的立場來看,精算師在社會保險應該佔有一定的角色,像美國有總精算師辦公室,英國也有總精算師的設立。事實上健保、勞保的給付,就像點菜一樣,點了多少菜,要付多少錢,是要事先算好的,並不是隨便喊4.55%或5.55%就可以,因此我建議政府機關應該設立一個國家精算師辦公室,讓專業的精算人員為社會保險的財務問題做一清楚規範。
黃大偉:
其實,目前世界各個國家的健保都存有問題,有些人說美國的健保好,可是沒錢是進不了醫院的;香港的健保跟台灣差不多,現在還撐得下去,再過幾年後也會出現財務危機;台灣健保更危險,老人化的速度應該也是拖垮這制度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根據統計目前65歲以上老人住院的比例已佔20%,45歲以下住院的比例則只有8%、9%,事實上老了才是醫療用最多錢的時候,所以如果一直這樣用下去,健保一定會倒。
廖學茂:
個人認為健保照顧弱勢團體的方面的確值得肯定,不過如果一直增加費率,沒有找出對症下藥的方法,是解決不了黑洞的問題,健保一定不能讓它倒,但是可以考慮透過業界協商的方式一同解決。
健保財務的困難,除了民眾及醫院浪費問題要解決外,我覺得費率若無法實際反應成本,就必須調整,不應該一味地反對。
蔡豐輝:
健保制度很好,但一開始做太大了,導致成本費用過高,我想這不是單靠健保或商業保險就能解決。或許可以考慮健保作一部份,一部份給商業保險做。
其實商業保險也有控管不到的地方,像醫師與病人的勾結還有其他道德危險的問題等,如果保險公司與健保、政府一起承擔,或許可以解決漏洞。我的建議是:健保機制範圍縮小,並且將醫療機構如診所、醫院納入一起承擔費用成本,才能降低道德危險。
梁冠民:
健保在世界各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像我在加拿大住了20多年,剛講的那些問題在加拿大也都聽過。我認為健保的確有幾個問題是要釐清的,例如責任歸屬,是政府、人民還是老闆的責任?另外,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國人還是政府?
此外,商業保險都有所謂的核保過程,即使是強制車險政府也做了一些核保的工作,例如開車習慣不好的人會被吊銷駕照等;但醫療習慣不好的人,似乎沒有不醫的問題。除此之外商業保險也花了很多錢在防止道德危險,不曉得政府在這方面有沒有這樣做?
葉聰煌:
強制車險公辦民營的方式,從87年實施到現在,獲得不少社會大眾肯定,我想有幾點是不容忽視的:
1.配套措施:包括給付辦法、申請規則、管理規則、個別標準、特別補償基金……等,強制車險除了本法之外,還有許多配套措施的支援。
2.相關機關團體的配合:除了保險及交通兩個監理單位的配合之外,保險公司各方面服務的配合,也是這個制度實施的重要因素。
3.加強宣導:強制車險用了很多的精神及力量做深度宣導,讓民眾更了解這項制度,因此投保率也逐漸提昇,而且透過適當的管理,才會有4次降低保費、2次提高保額,以及交通補償基金提存比率下降等成果。
此外,強制車險採限額賠償的方式,且有一定範圍,如僅提供醫療、殘廢及死亡給付,至於工作收入損失、精神損失則不在賠償範圍,且屬於第三人保險,因此雖然也有道德危險但比例不高,這些都是與健保不同的地方。
而在公辦民營的方式下,老實講保險業者並沒有任何利得,甚至很多理賠人員受到威脅恐嚇,被誤會是要創造利得而壓低保險給付,其實我們是在替整個資源做管理工作。此外,為了反應保費對價關係,每年都會根據不同車種檢視費率,希望讓費率公平,沒有出險的話可以結省保費,讓保戶可以心服,願意小心開車。我想這些應該都可以提供給健保做參考。
白文仁:
嚴格講起來,社會保險與國家發展程度是高度相關的,也就是要符合國民的所得水準,不應該還談論美國、英國已經做到什麼程度,如果現在已經有相關措施可以運作5年到10年,管他治標治本,趕快做就是了。不過,我認為健保還是應該保有一定的福利基礎,有錢人應該可以有這胸襟多負擔一點。
未來產險有機會承作短期的健康險,我認為這也是在彌補整個壽險、健康險不足的動態需求,例如對新疾病、傳染病的保障,讓民眾能有多項機能的選擇,這才叫民主國家。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健康看板久坐不只傷身 還可能引發肺栓塞
久坐不動的上班族要注意,如果頻繁有呼吸急促的症狀,要小心是肺栓... | 市場訊息 泰安產險:旅遊活動暢行無阻 守護加倍安心國內疫情解封,加上政府七月推出的國旅補助與振興三倍券開跑,許多展場以及藝文活動陸續重啟。對此泰安產險... | 市場訊息 凱基人壽:凱壽志工團 要做民眾的防詐神隊友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統計,2024年第四季詐騙案件高達72,135件,財產損失金額491億元。鑒於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