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一名八十多歲阿公罹患腹股溝疝氣,因疝氣多年,下腹部經常鼓起,由於平時多靠自行按壓推腸回復而不以為意,但近日發現原本都自己解決的問題,卻怎麼推都無法讓腸子復位,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約8公分的腸子已嚴重卡住,疼痛不堪並造成嚴重腸阻塞,緊急手術後,所幸腸子未壞死,復位及修補疝氣,才撿回一命。

醫師表示,常發生在男性身上的疝氣,又俗稱為墜腸,一般會隨著年紀漸長,腹壁肌肉組織鬆弛加上腹腔內壓力增加,造成腹內器官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當腸子掉出腹部肌肉的小洞時,如沒卡死,在適當輕壓下,腸子即可推回腹內,一旦掉入的腸子過多或是沒有及時推回,這段在體外的腸子就會開始水腫,腫起的腸子比疝氣洞還大時,此時不論怎麼推都推不回去了,這就是所謂「箝頓性腹股溝疝氣」,此時必須立即開刀處理,否則腸道或腹內器官會因長時間卡在疝氣中而壞死,嚴重時會造成腹膜炎及敗血性休克,導致生命危險。
目前疝氣主要是用手術做矯正,在沒有腸子卡死的情況下,不論是用傳統或是腹腔鏡修補手術,兩者復發率及併發症都很低,病患都能夠很快速的恢復,不過等到腸子卡住造成壞死或是腸阻塞,需要做腸子切除吻合時候,手術則會變成大傷口剖腹手術,此時只能一般外科醫師同時處理疝氣及腸子問題,通常一住院就需要半個月的療程,所以疝氣平時沒有嚴重的徵狀,容易忽略及不重視,等到出問題時,則會小刀換大刀,得不償失。
醫師提醒,疝氣的診斷並不困難,通常用眼觀察、用手觸摸就可確定,當發現肚子和大腿交界處有不明凸出物時,要盡快就醫檢查與專業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治癒方式,雖然疝氣可能經過數月甚至數年不會惡化,但未治療的疝氣,其症狀不會自行改善,如果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越變越大,也可能造成嵌頓性疝氣及腸壞死。疝氣手術後一至三個月內不宜提重物、劇烈及過度運動,以免疝氣再度復發,飲食上注意清淡,切記辛辣,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有利於傷口癒合。
(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攜手pay.taipei平台 12/31前免手續費 繳交停車費再享九折台北富邦銀行與台北市政府的「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合作,成為平台上首家提供線上繳費服務的... | 健康醫療百科 思覺失調 易罹代謝症候群(詳全文)每個人的大腦在處理大量資訊,包括同時處理文字、公務及外在人際互動的時候,難免因為腦力不足而出現思考、... | 健康醫療百科 活到老、動到老 有效遠離身心疾病!人口老化所衍生的問題,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關係。根據統計,台灣老年人口的醫療支出,占全民健保醫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