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老翁疝氣自己亂推 悲劇「腸子差點回不去了」
文/編輯部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5.24 (新聞)

一名八十多歲阿公罹患腹股溝疝氣,因疝氣多年,下腹部經常鼓起,由於平時多靠自行按壓推腸回復而不以為意,但近日發現原本都自己解決的問題,卻怎麼推都無法讓腸子復位,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約8公分的腸子已嚴重卡住,疼痛不堪並造成嚴重腸阻塞,緊急手術後,所幸腸子未壞死,復位及修補疝氣,才撿回一命。

醫師表示,常發生在男性身上的疝氣,又俗稱為墜腸,一般會隨著年紀漸長,腹壁肌肉組織鬆弛加上腹腔內壓力增加,造成腹內器官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當腸子掉出腹部肌肉的小洞時,如沒卡死,在適當輕壓下,腸子即可推回腹內,一旦掉入的腸子過多或是沒有及時推回,這段在體外的腸子就會開始水腫,腫起的腸子比疝氣洞還大時,此時不論怎麼推都推不回去了,這就是所謂「箝頓性腹股溝疝氣」,此時必須立即開刀處理,否則腸道或腹內器官會因長時間卡在疝氣中而壞死,嚴重時會造成腹膜炎及敗血性休克,導致生命危險。

目前疝氣主要是用手術做矯正,在沒有腸子卡死的情況下,不論是用傳統或是腹腔鏡修補手術,兩者復發率及併發症都很低,病患都能夠很快速的恢復,不過等到腸子卡住造成壞死或是腸阻塞,需要做腸子切除吻合時候,手術則會變成大傷口剖腹手術,此時只能一般外科醫師同時處理疝氣及腸子問題,通常一住院就需要半個月的療程,所以疝氣平時沒有嚴重的徵狀,容易忽略及不重視,等到出問題時,則會小刀換大刀,得不償失。

醫師提醒,疝氣的診斷並不困難,通常用眼觀察、用手觸摸就可確定,當發現肚子和大腿交界處有不明凸出物時,要盡快就醫檢查與專業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治癒方式,雖然疝氣可能經過數月甚至數年不會惡化,但未治療的疝氣,其症狀不會自行改善,如果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越變越大,也可能造成嵌頓性疝氣及腸壞死。疝氣手術後一至三個月內不宜提重物、劇烈及過度運動,以免疝氣再度復發,飲食上注意清淡,切記辛辣,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有利於傷口癒合。

(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手術五次都治不好?「疝氣」復發的三大主因

鼠蹊部疝氣未治療 腸管壞死恐致命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4年12月31日
健康署:癌症診療認證 提升醫療品質助防治癌症 ...
市場訊息
金管會:表揚保險業公平待客暨配合政策推動業務之得獎業者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於17日舉辦「112年度保險業配合政策推動各項業務暨公平待客原則評核...
健康醫療百科
流感重症死亡率達2成 切勿自行服藥
入秋進入流感高峰期,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病毒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