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到了2020年,憂鬱症將和癌症與愛滋病並列為世界三大黑死病。心理疾病對健康及整個社會的影響不可忽視,民眾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心病?患有心理疾病的民眾,還能買到保險嗎?
「不想出門、不想學習、不要跟我講話。」
「什麼都沒救了,沒希望了,我這麼沒價值,乾脆結束生命好了。」
生活中常常會產生負面情緒,使日常生活受到波動,但經過一定休息、抒發或自然而然想開,又可恢復工作、學習、生活等正常節奏。
不過,有些人卻一直無法走出來,長久處在低迷、焦慮情緒,或是出現亢奮、躁動的行為,可能是心生病了,也就是罹患心理疾病,或稱精神疾病。
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
身心內科醫師表示,心理疾病的種類可以分為二大類,一類為精神病,會產生妄想、幻聽、不合邏輯的思考、自制力幾乎喪失、與現實情境有明顯的脫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包括精神分裂病(現稱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妄想病、器質性精神病等;另一類為精神官能症,症狀較輕,患者會有沮喪、痛苦、焦慮的感覺,且經常有頭痛、頭昏、失眠、胸悶、心悸、手腳發麻等臨床症狀,但生活能自理,不致產生妄想與幻覺,其行為也不會讓人在社會上難以接受,包括焦慮症、強迫症、畏懼症、恐慌症等,都屬於精神官能症。
心理疾病的成因,自古以來多有研究,早在將異常行為視為神靈附體、惡魔詛咒的希臘時期,世稱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精神疾病如同其他身體疾病一樣,需要醫學治療,精神失調可能源自生理上的異常,生心理相互影響。
現代「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將人們罹患心理疾病原因解釋為生理、心理、社會三項層面。醫師表示,基因、智力等生理上的原因可能改變心理狀態;而每個人個性等心理狀態,則會影響對壓力的承受度,有些人天生敏感,在意外界眼光;加上社會環境,包括成長經驗及文化背景等變因,都可能是誘發精神病的原因。
心理疾病 保險公司多拒保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全球每4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症狀。」世界衛生組織更呼籲,2020年憂鬱症將與癌症與愛滋病並列為世界三大黑死病。袁瑋表示,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加上國人越來越長壽,研究顯示,60歲以上,每增加5歲,失智症盛行率便倍增,而失智症易有精神行為異常,因此現代人罹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大增。
心理疾病除對人際關係產生障礙,家人也會長期處在高壓狀態而失去生活品質,影響層面廣泛,應該要積極就醫,精神疾病除了藥物控制,更需要有人開導、陪伴,療程可能長達數年也未必能痊癒。想透過醫療險,降低因精神疾病就醫的費用支出,一定要及早規劃,因為保險公司對心理疾病的核保門檻較高,只要看過精神科門診,保險公司基本上就不願意承保,若是加費承保的,保費也會相當高。
因風險程度不同,壽險核保將精神疾病列為五年告知事項;健康險與傷害險則需告知兩年內有就醫紀錄。
延伸閱讀:
精彩全文,詳見315期《現代保險》雜誌。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提早準備降風險 保你擁有好骨氣骨折是相當常見的意外傷害,發生的原因大多是遭受嚴重撞擊、壓迫或摔傷,更有可能是源於骨質疏鬆,導致輕微... | 人壽保險 繳不起保費 4招度難關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二○一二)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恐連保一%都有困難,顯示未來景氣不樂觀,加上物... | 市場動態 我國法定傳染病增為61類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今(95)年2月10日公告「天花」、「拉薩熱」、「馬堡病毒出血熱」、「西尼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