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誰決定金控的成敗?
文/彭金隆(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 | 2005.03.01 (月刊)

金融控股公司法自2001年11月1 日正式啟動後,自2001年12月到2002年3月前後不過短短4個月的時間,14家金控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金控制度除了為我國長期沉悶的金融市場,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動能外,相對的這股沛之不能禦的潮流,也更加遽了我國金融市場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在這股金控公司的旋風下,共有8家保險公司加入金控(包括3家壽險公司,5家產險公司),而這8家僅占國內50幾家保險公司總家數的15%,似乎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大,但如果以這8家公司所控制的資產規模來看,卻已經分別超過國內產壽險業總資產的50%,代表金控制度所主導的保險營運模式,已逐漸成為我國保險業經營的主流。

沒有金控撐腰  如何取得競爭優勢?

保險業面對金控時代的到來,到底該如何回應並取得競爭優勢?由於各家保險公司擁有的資源條件不同,所處的市場競爭地位也不一樣,實在很難歸納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做法。

我國金控公司從出現、興盛到主導市場競爭,絕不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的,反而是國內外金融環境長時間醞釀的結果,如果保險經營者只對當前金控公司運作的表象做分析,往往容易誤判情勢,做出錯誤的決策。因此要找出答案之前,不妨先回歸最根本的概念─「為什麼會有金控公司?」再延伸到策略性的思考架構。

不改變 就陣亡?  

1990年開始,全球金融市場就開始瀰漫著一股反分業經營化(Despecialisation)的趨勢,這股風潮由歐洲金融市場開始延燒,然後影響到全球,包括過去長期堅持分業經營的日本、美國、韓國以及我國等,這一點可以從日本1997年修法開放金融控股公司設立,美國於1999年12月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韓國則在2000年10月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以及我國在2001年開放金控制度等得到驗證。

上述事實說明了金融市場產生重大的改變,但是為何改變?原因無非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不同以往,當市場察覺消費者對金融商品多樣化的需求增加,如何一次滿足消費者藉以換取企業獲利,變成了各家金融機構的首要目標。

一般人都有相同的經驗,那就是討厭改變,企業也一樣,要想讓人選擇改變,多半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被威脅(不改變會很慘),另外一個被利誘(改變會更好)。任何體制或與現況的改變,都會牽涉到成本與風險的增加,若非必要,一般人都會選擇保持現狀。因此導致金融服務由分業化經營逐漸走向跨業經營的原因,除了市場競爭因素外,最主要的驅動力應來自於外在整體金融環境的變動。

聰明消費者崛起 業者亟欲思變

過去國內由於金融資訊及金融教育較不普及,金融專業知識掌握在少數金融精英手上,一般消費者無法輕易便捷的取得相關資訊,因此就金融商品的消費,仍處於「製造者主導時期」,也就是金融業者提供什麼,消費者就只能消費什麼。加上雙方專業知識水平的落差極大,買方談判力薄弱,導致過去消費者的消費自主性並不高,還有法令對金融業之間的兼業設有重重管制等。金融業者面對這樣一個經營環境,選擇提供市場專業化與效率化服務策略,的確是配合當時環境的主流策略,因此金融服務自然會採取分業經營(銀行、證券及保險分開經營)的組織架構。

但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消費者參與程度日益深化,並且對金融的認知程度也顯著提升,一般民眾對金融商品的消費自主性已大為提高;再者,伴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使得金融資訊流動普及,並大幅降低消費者自行購買金融商品的交易成本。這樣的轉變導致「知識型消費者」族群的大幅成長,而這些聰明的消費者,對金融整合服務的需求也隨之興起,使得金融業者無法完全主導消費者,也不能再以單一的產品線去滿足顧客所有的金融需求。

面對金融環境如此變化,金融業者也意識到經營策略也必須跟著變。過去成功的專業化、分業化的經營策略,既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就必須逐漸走向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整合經營策略。而為回應這個全方位金融服務策略,金融業營運的組織架構也就逐漸以跨業經營取代分業經營的架構。正因如此,金控公司便成為許多金融機構配合經營策略改變的重要經營架構選項之一。

金融、保險業不必怕金控公司 要怕消費者

影響環境的變數不可勝數,但是尋根究底,消費者的需求絕對是主導整體金融市場環境變化的最主要原因,而金控公司在國內所展現出來的經營模式與做法,不論是共同行銷、併購他人與被併等,都只是代表他們對市場環境的一種策略與架構上的回應。

如果由這個角度去思考保險業該如何因應金控時代的競爭時,其實不論是否屬於金控公司,必須關注的焦點與重心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思考如何儘可能掌握消費者,並滿足其真正的需求。當保險業都能掌握環境的趨勢,並且適時的調整經營策略,再選擇最適合的組織架構時,其實並不一定需要隨著金控公司的腳步起舞。

市場上永遠會有競爭對手的存在,但是你看到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對手,打敗你認為的競爭者並不表示你必然贏得市場,金控公司固然是可敬的對手,與其想盡辦法對付,不如多花點時間想想誰才是真正的對手。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健保署:投保單位未申報變更地址 教1招可速辦 健保通知不漏接
王老闆在台南市區經營多年早餐店,去年因租約到期搬遷至別處。近日發現未收到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攜手玄奘、南臺、吳鳳年節送餐 關懷逾千名高齡長者 結合企業ESG環保永續理念 首創愛心保溫餐盒增添關懷溫度
根據國發會資料統計,估計我國65歲以上人口預計2025年就會達總人口20%,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市場動態
業界動態
大都會國際人壽 - 大都會保險金融集團獲Moody's信評肯定 大都會保險金融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