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公、勞、農、健保
勞保正式邁入年金給付時代!
文/黎曉英 | 2008.08.01 (月刊)

歷經8任勞委會主委,推動15年的勞保年金制,終於在上(7)月17日在立法院三讀定案,將於明(98)年元旦上路,勞工保險實施近一甲子的一次給付制,將改採按月支給方式,勞工保險已正式宣告邁入年金給付時代!

勞保年金包括失能、遺屬與老年3大項

這次勞保條例修正的重點,就是將殘廢、死亡與老年3項原為一次給付的方式,改為按月支領的年金制,至於其他原有的生育給付、傷病給付與職災醫療的部分,仍依照原來規定提供給付並沒有改變。不過針對殘廢事故所提供的年金部分,在勞工永久失能(條例已將殘廢給付改稱失能給付)且終身無法工作情況下,才改採年金,其他失能情況仍按原規定等級與標準給付。

老年年金須年資滿15年才能領

在3大勞保年金中,民眾最關心也是影響最大的要屬老年年金了。到底勞保老年年金如何計算?何時可以開始請領?具有選擇權的勞工,該選一次給付或是年金比較有利呢?

根據新修正通過的勞保條例第58條「年滿60歲有保險年資者,得依下列規定請領老年給付:

保險年資滿15年者,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保險年資未滿15年者,請領老年一次金給付。

也就是說,未來只要曾經參加過勞保,具有保險年資,都可以在年滿60歲時提出老年給付申請(除非是申請減額年金),不管60歲當時是否「在職且在保」;而給付的標準,是依下列A、B兩種方式擇優發給:

A 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1.55% 

B 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0.775%+3,000元

之所以會有B式3,000元起跳的規定,是為考量年資較短或投保薪資較低的弱勢勞工,但對年資較長或投保薪資較高者,則以選擇A式較有利。

案例1

王小姐60歲退休時,勞保年資剛好為15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為20,000元,則每月年金額為:

A20,000元×1.55%×15=4,650元

B20,000元×0.775%×15+3,000元= 5,325元

王小姐選擇B式較有利,可月領5,325元。

若選舊制老年給付,則可一次領30萬元(20,000元×15個月=300,000元),若月領5,325元年金,只要領4年又9個月就超過30萬元

案例2

張先生60歲退休時,勞保年資為35年4個月又8天,平均月投保薪資為32,000元,則每月年金額為何?

每月年金額為:32,000元×1.55%×(35+5/12)年=17,567元

若選舊制一次給付,因最高以45個月為限,故可領144萬元(32,000元×45個月=1,440,000元),若是月領17,567元,只要領6年又10個月就超過144萬元

案例3 董太太年輕時曾參加勞保5年8個月又13天,平均月投保薪資為28,000元,等年滿60歲,可領多少老年給付?

因董太太年資未滿15年,只能請領老年一次金,為:

28,000元×(5+9/12)年=161,000元

案例4

陳先生58歲退休時,勞保年資為30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為36,000元,如果陳先生在勞保新制實施前曾加保過,那麼陳先生可以有以下3種選擇權:

① 退休時即申請舊制的一次給付:36,000元×45個月=1,620,000元

② 在2年過後,也就是陳先生年滿60歲時,申請老年年金,每月年金額為:36,000元×1.55%×30年=16,740元

③ 在58歲時提前減額年金申請,每提前1年減額4%,陳先生提前2年故減額8%,每月可領的減額年金為:

36,000元×1.55%×30年×(1-8%)=15,401元

案例5

廖先生60歲退休時,勞保年資合計才12年3個月又5天,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2,000元,則廖先生僅能選擇老年一次金,金額為:

42,000元×(12+4/12)年=517,860元

98.1.1.前曾加保過 就具有選擇權

雖然勞委會一再強調勞保年金新制的給付內容優於舊制的一次給付 ,但不論何者有利,為維護已加保勞工的權益,條例特別修正規定「在勞保年金制施行(98年1月1日)前已有勞保年資者,未來在符合請領各項年金給付條件時,就可選舊制的一次給付或改選年金制,一旦選定經保險人(指勞保局)核定後就不得變更。但若是年金制施行後才首次參加勞保者,沒有選擇權只能請領勞保年金。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2022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
消費者的投保行為、對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的評價與過去有甚麼不同嗎?且讓我們從現代保險雜誌剛頒...
人壽保險
中老年 不對保險說NO的理由
經過青年期剛出社會,靠保險來輔助理財,而壯年慢慢步入家庭,有了照料父母、養育兒女的責任,更不能缺少保...
財經時勢
「巨變只在朝夕之間」黃天牧引《易經》籲金融業「居高思危」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3年金融業自結稅前盈餘,銀行保險證券三業合計約7千億元,相較2022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