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好想買東西!從心理學解釋「衝動消費」
文/編輯部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1.09 (新聞)

現在網路購物十分方便,一不小心就會「手滑」買網拍,明明是不需要的東西,卻還是不理性的買下去了!諮商心理師從4種心理狀態來解釋,為什麼人會有衝動性消費?

1. 從眾效應

人會受到團體的影響,對自己原有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產生懷疑並改變,朝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行為。因此,當大多數人搶購某項商品時,如果自己沒有一同搶購,反倒會對自己的觀點與行為產生困惑,引發「別人有,我沒有」的焦慮感,而決定還是一同搶購,藉此試著減低這種困惑感帶來的負向情緒。

2. 從購物中獲得「控制感」

有些人在生活中較少掌握充分的「控制」感,反而購買行為是較能控制的行為:代表「我有權力決定我要買的東西,並且是屬於我的東西。」因此,可以從購買行為中獲得控制權並得到快樂,而這樣的行為也會使得自己感到滿足。

3.  老祖先遺留的「儲存」習慣

以「演化的觀點」來說,人類為了避冬與避免飢餓導致死亡,因而有儲存食物與所需物品的習慣。現今社會人類雖然已無寒冷與飢餓的死亡威脅,但儲物的習慣似乎仍遺留下來。因此,當有商品匱乏的消息傳出時,常易引發人們搶購儲存商品的現象發生。

4. 損失厭惡

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失去」常更加令人們難以忍受。也就是說,當商品打折時,若未去採購,心理容易感受到損失;為了減少因損失帶來的負向感受,而去購買商品。

 

 

 

延伸閱讀:

狂講冷笑話 要看心理醫生?

處理職場壓力 心理學家有四大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勞動部:職業訓練期間有津貼 勞工參訓免煩惱
為提昇勞工就業技能及保障失業勞工一定期間之基本生活,除失業給付外,就業保險於失業勞工參加職業訓練期間...
投資理財
17 項可扣抵項目 影響應繳稅額的多寡
納稅金額的多寡,攸關個人荷包的縮水程度,想要合法的節稅,取決於對相關稅務法令規定的了解程度。尤...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獲第九屆菁業獎「最佳社會責任獎」
由金融研訓院主辦、素有「金融界奧斯卡金像獎」之稱的第九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簡稱菁業獎)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