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我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嗎?8個指標自我檢視
文/編輯部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12.27 (新聞)

正常人經過一夜好眠,早晨起床應該神采奕奕,如果有了合理休息與睡眠,還是感到疲累,可能是生病了。

疲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在經過腦力激盪或劇烈運動,甚至焦慮不安之後,就會有暫時性的疲勞感出現,通常只要經過一番適當的休息與調養,都會在短時間內恢復。然而,有些人的疲累無法透過休息來恢復,甚至感到愈睡愈累,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慢性疲勞是身體的警訊,然而,許多患者感覺不適就醫,在主訴病理性的症狀時,經常會忽略「疲勞」這項症狀,但由於疲勞成因複雜,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能,應該要謹慎看待。

疲勞涉及到的生理功能包含神經系統、心肺循環與肌肉系統等,慢性疲勞患者常會合併認知功能異常、心肺耐力下降、自主神經系統異常等問題。好發於25~45歲上班族,而且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

在診斷標準上,慢性疲勞症候群必須具備持續達6個月以上無法因休息而緩解的不明原因的疲勞感,且要排除掉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以及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足等;中樞神經疾患,如中風、多發性硬化症;其他如纖維肌痛症患者;精神性疾病,如憂鬱症等。

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下列症狀的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趕緊就醫,好好檢查一下:

1. 經常頭痛。
2. 肩頸肌肉痠痛。
3. 頸部淋巴結腫大。
4. 注意力無法集中。
5. 每天都覺得工作很累。
6. 精神狀況不好,情緒低落。
7. 睡眠品質不佳、常睡不安穩。
8. 無法集中注意力,因而影響工作或學業。

 

 

延伸閱讀:

睡眠障礙好痛苦 中醫教你如何改善!

體重突增、易疲倦,當心甲狀腺異常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車禍和解前 熟記這三件事!
台灣每天發生八百多件交通事故,小則體傷、大則出人命,各種因車禍和解不成而衍生的問題,也經常登上媒體版...
市場動態
控制時間有一套(下)
學會有效控制並且充分運用有限的時間,是聰明的業務朋友應該具備的才能。 本刊上期(一...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深耕金融保險教育 推廣ESG企業永續發展 金融成長營 助大專青年厚植職場軟實力
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人壽長期推廣金融保險教育,協助大專學子厚植職場軟實力,為跨入職場提早暖身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