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良醫臉譜】洞悉人性 看病看全人的「名」家良醫 謝明家(下)
文/方雪俐|攝/劉振豐|《現代保險》雜誌 | 2018.12.01 (月刊)

如果可以讓民眾了解三十歲就開始預防危險因子,可以讓原來可能在六十歲發生的中風或心臟病延到七十五歲、八十歲,這樣不只民眾可以多享有一、二十年的健康生活,健保也可以省下很多醫療費用。但是這些預防的費用健保不會付、醫院和醫師也沒收入,「我們的醫療反而是在製造疾病,」他語重心長地說,「讓病人懂得預防的最大阻力其實往往是醫師自己,因為不只要多花很多時間解釋,如果病人都做得很好,醫師也就沒有收入了。」有話直說的他,一語道破台灣的醫療制度下,醫病之間這種弔詭的依存關係。

謝明家說,民眾應該建立「吃藥是為了不要生病,而不是等生病了才吃藥」的觀念,一個血脂偏高但沒有抽煙、高血壓、早發性冠心病家族病史等危險因子的三十歲年輕人,如果吃藥健保不會給付,但是三十年後的血管會跟現在一樣健康。他不只教病人做,自己也以身作則,事實上他為了保護血管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已經十幾年了。

對於三高病人,大多數醫師都會說「要注意飲食、多運動」,謝明家說,控制飲食對血糖、三酸甘油脂確實有幫助,但是與降低膽固醇無關,否則尼姑、和尚就不會有膽固醇問題。「叫高膽固醇的人控制飲食,就跟叫數學不好的人去補習英文一樣,怎麼能希望他數學變好?」

不是不知道是做不到 要行得通得考慮人性

每一個人的身體會變成現狀都有不同原因,如果醫師看病是看一個「病」而不是看一個「人」,或只看數據開處方,「那就叫機器人看病、開藥就好」謝明家說,一套藥、一套方法也不可能適用所有的人。例如醫師最常跟病人說「不喝酒、不抽煙、不要晚睡、要運動、多吃蔬果」,這些道理三高病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要一個業務主管不喝酒、不應酬,既不科學也行不通。一個好醫師必須能配合病人的生活方式教病人如何生活,「我是真醫師」謝明家說,他會教病人方法,不會只叫病人少吃多運動,有的病人願意遵守,那就做,如果做不到,「那就認真吃藥」。他會跟病人說「照這樣做,你只要看成果就好。」並要求病人自行量血壓、測血糖,用實際數據監督他的技術與治療效果。

按時量血壓測血糖 監督醫師治療成效

慢性病防治是一輩子的事,必須考慮人性、生活型態與永久的可行性,只有出自內心的關心,醫師才能了解病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開出什麼樣的處方病人才做得到。例如我會告訴病人「你這樣做可以把慢性病控制好,可以讓你健康的活得比較久,更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而我賺到的就是快樂」。他說醫師不能夠用命令或指責的口吻要求病人遵醫囑,只要沒有溫度,病人就沒有信任。

很多醫師會要求病人回家要定時測血糖或量血壓,照做的病人不多,謝明家會跟病人說「你要測血糖、量血壓來監督我,看我有沒有幫你控制好,如果沒有,我會繼續調整到好」。為了監督醫師,很多病人會很認真量,看到血糖或血壓的數據,感覺就像在給醫師打分數。至於每天要給醫師打幾次分數?謝明家說,量血壓一天至少兩次,包括早上起床後與睡覺前,血糖的測量時間、頻率、方法則依血糖控制狀況而定,控制得越差的病人測量的頻率越高,打胰島素的病人也是。

健保全買單輕預防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雖然台灣的健保享譽國際,但享受免費醫療的結果也使病人對藥物的醫從性很低。謝明家舉例,他幫某個病人開糖尿病用藥一個月六千元,台灣藥價低廉,同樣的藥在美國可能需要十萬元,扣除社會保險等給付,病人還要自己付二萬元,花這麼多錢買來的藥自然會很認真吃。台灣全由健保買單,病人不用花錢怎麼會珍惜?據健保署統計台灣一年被民眾丟棄的藥估計有一九三公噸,大約五億顆,排列起來足可環島八圈,除了逛醫院重複開藥之外,有很多病人只看病拿藥,卻不遵醫囑吃藥,這也是健保買單的結果。

另一方面,「健保給付」卻又給民眾一種錯誤的認知,以為健保沒有給付就是沒病。壞膽固醇健保給藥標準是一三○,大多數低於這個標準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因為健保不給付醫師也不會開藥,但謝明家說「事實上只要一一○就有風險,現在就吃藥便可以預防二、三十年後的心臟病」,但健保不給付,一般人就會認為「我是健康的」,也不願意自費吃藥預防。要教病人做預防,醫師沒收入也沒興趣。

「這些因為健保制度造成的現象,長期對台灣民眾健康帶來的傷害,未來都會在歷史上留下見證。」謝明家語重心長地說。

研究健康管理忙碌 看書買精品最紓壓

謝明家說他的病人當中,有二到三成是看過其他醫師都看不好的人,因為「我技術很好,可能一個月就調整好了」採訪過程中,一再提到「我技術很好」,這讓我想起在DoctorX電視劇中,女主角大門未知子醫師安慰病人或面對其他醫師的質疑時,總是說「我絕對不會失敗」,當時覺得這只是增加戲劇張力的一句台詞,但現實中眼前這位醫師對自己醫技的信心有過之無不及。他說「讓我的病人在一、二十年後,不得心臟病、不中風,才是真技術」。

像謝明家這樣一個腦袋動不停、行動力超強的醫師自然不易兼顧家庭。太太是皮膚科醫師,曾是他在高醫的學生,但直到當實習醫師才相認相戀。太太常抱怨謝明家太少陪家人,他也慢慢體會應該調整一下時間的分配,現在他一週兩天接讀幼兒園的五歲女兒回家,陪她吃飯、逛街、幫她洗澡、講故事、陪她上床。

至於自己的休閒活動,謝明家以前會打打乒乓球、保齡球,偶爾打打兼具社交與運動功能的高爾夫球。但他最大的興趣還是看書,尤其歷史書、管理學,逛街購物則最有抒壓效果,時間不用多,他笑著說,就算候機時在機場逛逛免稅店,買買精品都很抒壓。

 

 

延伸閱讀:

【良醫臉譜】洞悉人性 看病看全人的「名」家良醫 謝明家(上)

【良醫臉譜】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謝明家醫師 這樣看保險

【良醫臉譜】「謝明家醫師是我們家的貴人」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慈善基金會:天王周杰倫與SBL冠軍富邦勇士隊攜手做公益 首度挑戰360度超狂旋轉籃框
富邦慈善基金會為鼓勵偏鄉弱勢學童勇敢逐夢,特別邀請基金會代言人周杰倫、派俊偉與SBL冠軍富邦...
醫療、健康保險
採非健保手術切痔瘡,實支實付險買單
台南市警方查獲中華北路一名79歲的曾姓密醫,於住處以一帖700元的不明藥粉替社區居民治療痔瘡、便祕,...
財經時勢
15家金控 上半年獲利1,810億元
15家上市櫃金控上半年獲利共1,810億元,創同期次高,較去(2018)年衰退3.5%。其中兆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