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二○二五報稅全攻略 省稅×查稅×防詐大揭密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5.05.01 (月刊)

報稅季來了!今(二○二五)年報稅有哪些新規定?有哪些合法節稅機會,能幫自己多省一筆?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邀請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副局長林燕瑜、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謝昌君,探討最新節稅攻略、查稅內幕、報稅詐騙手法,帶讀者一次全掌握。

今年稅制大變革
減稅重點一次看

「今年民眾在報稅的時候,應該會感覺到負擔減輕許多,這是因為今年有很多課稅新制上路。」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副局長林燕瑜指出,今年除了因應物價指數上漲而提高的項目外,在房租支出及幼兒學前部分,也都因為所得稅法修正而有大幅調整。

其中,因應物價指數上漲而依法調整的項目,包括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在免稅額部分,未滿七十歲的民眾,每人由九.二萬元提升至九.七萬元,年滿七十歲者,則提高至一四.五五萬元。標準扣除額單身者每戶從十二.四萬元提高到一三.一萬元,有配偶者則提高為二六.二萬元。

至於薪資所得與身心障礙兩大特別扣除額,則雙雙調升至二一.八萬元,比去年申報增加一.一萬元,讓受薪族可多扣除、少繳稅。其它列舉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的項目與金額,則維持不變。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謝昌君補充表示,比較特殊的是依所得稅法修訂今年開始適用的兩大項目,第一個是「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這個項目不僅將適用對象從原本限五歲以下擴大為六歲以下外,也將金額從原本每名子女固定十二萬元,提高為第一名子女十五萬元,第二名及以上子女每人可扣除二二.五萬元。「孩子生得越多,就省得越多,而且法令也將原本的排富規定刪除,所以高所得家庭也可適用。」

       

另一個修法項目,則是對租屋族減稅。「這對租屋的民眾來說,是一項德政。」林燕瑜表示,以往租屋族只能透過列舉扣除才能申報房租費用,今年起租金支出改納入特別扣除,也就是說,無論採用標準或列舉扣除方式,都可額外申報房租支出,每年最高可扣十八萬元。

不過,謝昌君也提醒,申報租金特別扣除設有排富規定,且需符合一定資格,例如申報人、配偶與受撫養直系親屬名下不得有自有住宅;若名下已有房產,則須符合特別情況,如因職務所需異地工作、夫妻分開申報財產等,才可適用。

心存僥倖漏申報
最高「罰三倍」!

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全面導入下,「查稅」已不再依賴人工作業。林燕瑜表示,許多民眾收到調查函,往往是因為申報時出現錯誤、系統比對後產生異常,她說這些通常是透過系統自動辨識出來的,不表示真的被列入查稅名單。

不過,若納稅人因僥倖心理而漏報,後果可就不只是收到一封通知信這麼簡單了!「如果漏報所得,被國稅局查到,依法最高可處三倍的罰鍰。」。謝昌君指出,儘管台灣《稅捐稽徵法》提供「自動補報補繳免罰」的機會,但必須趕在國稅局開始查核之前完成補報,否則一旦案件進入系統派案查核,當事人就會失去免罰的資格。至於裁罰標準,國稅局會根據納稅人漏報的性質與嚴重程度,進行分類處理,依個案情節而定。

近年來,網紅、直播主等新興職業盛行,國稅局也已建立相關資料比對機制,透過平台合作、AI演算與交叉分析,來辨識這類未明列的網路收入來源;一旦達到一定的交易頻率與金流規模,就會被視為經常性營業行為,依法必須申報。

報稅季詐騙高峰期
這些陷阱要小心!

每年五月報稅季一到,以「報稅」、「退稅」為名義的詐騙,也跟著活躍起來。「最容易成為詐騙鎖定的兩大族群,就是高齡長者與新住民,因為對數位報稅或國稅局系統不熟悉。」謝昌君觀察,詐騙集團多半會假冒國稅局來電,聲稱有一筆退稅款需要核對個資或提供帳號,甚至要求先付款才能領回款項,也有人收到仿冒的電子郵件或網站連結,誘導點入假冒的國稅局頁面。

這些釣魚訊息幾可亂真,就連網址都可能以「gov」字樣,偽裝成政府單位。林燕瑜提醒,「連進去的網站,一定要看清楚網址,確認是 .gov.tw 結尾,才是真正的政府網站。」此外,她也提醒民眾,國稅局辦理退稅時,不會主動打電話通知,也不會要求匯款或提供額外資料。

從保費支出到保險給付
保險如何節稅?

關於保險如何節稅?能節什麼稅?也是民眾常見的疑問。林燕瑜表示,只要是國內合法銷售的人身保險商品,保費支出部分,每人每年可申報最高二.四萬元列舉扣除額,全民健保費支出,則可全額扣除。

此外,她特別提到,民眾若有列舉醫療費用支出,而這些費用有獲得保險給付時,必須將保險給付部分扣除。「譬如申報醫療費用三十萬元,其中有十五萬元是保險理賠,就只能申報差額的十五萬元。」林燕瑜指出,國稅局與保險公司之間已有資料串聯,若系統查到保險理賠金額未扣除,就會自動跳出異常警示。

除了所得稅的申報,民眾也關心保險在遺產稅上的作用。林燕瑜提到,若契約內容設計合理合法,保險給付仍有機會成為稅務規劃的工具。只是她也強調:「如果沒有合法合規,大家都聽過所謂『實質課稅原則』,可能節不了稅,反而吃上罰單。」所謂實質課稅原則,是指國稅局會審查保單的投保動機,若發現重病投保、躉繳保費、舉債投保、高齡投保、短期或密集投保、鉅額投保等特徵,就可能認定為避稅行為,並將保險金計入遺產總額課稅。

了解每一項免稅與扣除額的調整方向,是合法節稅的起點,在詐騙猖獗的今天,認清網路詐騙與避稅陷阱,更是守護財務安全的重要課題。而掌握報稅流程,善用資源、誠實申報,就能「少繳稅、不挨罰、安心退稅」。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8指標 快看看自己是否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正常人經過一夜好眠,早晨起床應該神采奕奕,如果有了合理休息與睡眠,還是感到疲累,可能是生病了。 ...
財經時勢
行動+雲端 保險新商機!
在保險公司擔任核保人員的俐君,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打開LINE群組,通知十位好友下週三傍晚六點在公館附近...
市場動態
退休投資的賓士級選擇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出爐的國人理財問卷結果發現,國人最常採用的投資理財工具,主要為基金(佔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