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國內壽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繼92年以13.7%的成長率破兆元大關後,93年持續以穩定的成長力道,將有效契約保費收入再度推向1兆3千085億元的新高峰,與92年同期1兆1千197億元相比,成長幅度為15.53%。在新契約保費收入方面,93年為4,462億元,相較於92年的3,444億元成長29.57%。
倘若與93年產險業的總保費收入相較,壽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已達產險保費的11.33倍。如果光就單一年度的新契約保費收入比較,壽險仍是產險的3.86倍。
年金 表現亮眼 傳統型壽險 衰退幅度最大
自81年保險法修訂開放壽險業經營年金險以來,市場反應一直冷淡,保費佔率一直無法突破5%。92年年金險保費收入達581億元,雖然比91年成長361.11%,也不過才佔當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的16.88%。可是到了93年,根據壽險公會的資料,傳統型年金的新契約保費收入轉眼飆升到1千364億元,比92年成長了134.8%,佔當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超過3成。
這主要是因定存利率過低,保險公司透過銀行通路大賣利變型年金,搶攻定存族市場所致。不過隨著利率緩慢回升,利變型年金的優勢已不復見,甚至還可能發生解約的風險,針對這樣的問題,壽險公司將如何因應,值得觀察。不過,隨著勞退議題持續發燒,退休市場的前景看好,因應老年退休的各種創新型年金商品,前途發展應是無可限量。
另外,投資型保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在92年以979.75%的成長率一枝獨秀,93年仍維持上揚態勢,只是力道趨緩。93年合計壽險與年金2種投資型商品的保費收入達1千546億元,比92年成長81.24%,佔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34.65%。至於傳統型壽險依舊呈現衰退現象,其保費收入1千226億元,較92年的1千652億元大幅減少了25.8%。不過,在新契約保費中仍超過2成7。投資型、年金、傳統壽險,分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比例皆在3成上下接近,壽險市場三足鼎立。
新契約保費收入前10大 台壽、保誠新進榜
若就各別公司來看,93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前10大,國泰依然穩坐龍頭。而且去年更以38.6%的高成長率,一掃92年負成長27.61%的陰霾,市佔率也從92年一度降到17.77%,拉抬到93年的19%。92年排名竄到第2的富邦,去年則是被新光擠退到第3名。儼然是投資型保單專賣店的統一安聯,跨越南山排到第4;第6、7名分別是中華郵政與中國;第8名是比前年進步一名的ING安泰,第9與第10名則是新進榜的台壽與保誠。
如果將各家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區分為傳統與投資型2大類,則國泰、新光、中華郵政、富邦和中國分佔傳統型保費收入的前5名;而投資型保險的前5大則依序是統一安聯、國泰、南山、富邦與ING安泰。
年金險大有斬獲 新光、台壽、國寶 因此晉級
從表2與表3的數字可以看出,新契約保費收入前10大排名中,以傳統型取勝而名次前移的公司包括新光與台壽。其中,新光來自年金險的收入就超過306億元,佔傳統型的7成;台壽也有102億元的收入,佔傳統型將近8成的比例。這2家公司晉級的主因若說歸功於在年金險市場大有斬獲,一點也不為過。
而92年坐落在第22名的國寶,去年一下竄升到第11名,直逼新進前10名排行的保誠。倘若深入觀察其新契約保費收入來源,該公司111億元的收入中就有104億元是來自年金,所佔的比例就高達93.69%。以生命禮儀、福座起家的國寶,93下半年開始主打利變型年金,並結合可選擇轉換生前契約的給付方式,透過經代業者與電視購物台銷售,年金的保費收入從93年8月開始明顯大幅增長,去年最後4個月加總其年金收入,達77億元,佔全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近7成。
去年以利變型年金為銷售主力的公司,業績都還算亮麗。然而,壽險公司必須承諾保戶至少優於定存的投資報酬率,不僅考驗壽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且今年利變型年金的宣告利率可以不再釘住定存利率為底限,當壽險公司保證的利率低於市場水位,是否將引發大量的解約潮,是壽險公司必須關心的課題。
主攻投資型保險 統一安聯、佳迪福、宏利 樂此不疲
如果從表3投資型保險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佔率來看,以銀行通路為主力的統一安聯保持「專賣」的情況未曾改變,93年其投資型保險保費的佔率甚至高達99.43%。然而就其熱銷的投資型商品中,躉繳保費就達到347億3千6百萬元,佔所有投資型保費的9成3。無獨有偶的是,投資型保險的保費佔率,也達9成以上比例的還有得靠銀行代銷的佳迪福。其保費來源結構與統一安聯如出一轍,躉繳收入69億1千4百萬元,幾乎等同其投資型保險的保費收入。至於國內首家推出投資型保險的宏利,投資型保險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比例達88.82%,來自躉繳的收入也有將近7成的比例。
另外,從投資型排名的前5大公司觀察,除了國泰、富邦2家公司,不論是傳統或投資型的保費收入均保持成長;其他3家公司,包括統一安聯、南山和ING安泰,在傳統型保險保費收入,皆是呈現負成長的狀況,衰退的比例分別是,72.7%、26.3%與30.7%。
6家壽險公司負成長 蘇黎世退場 環球瑞泰衰退比例最高
觀察整體壽險業,93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呈負成長的公司有6家,包括全球、遠雄、國際紐約、蘇黎世、環球瑞泰和安達。其中,衰退幅度達91.35%的蘇黎世,已在93年10月退出台灣市場,由遠雄併購接手。衰退幅度緊接在蘇黎世之後的是環球瑞泰,達75.27%。
而接下蘇黎世的遠雄,退步的程度也不遑多讓,達68.46%。原因在於92年,遠雄光靠銀行銷售短年期躉繳的儲蓄險商品,使其業績勁揚,與91年相比,一度拿下519.3%的成長率。可是到了93年,主管機關禁止銷售短年期躉繳的儲蓄險商品後,遠雄的業績開始一路下滑。這情況同樣出現在已經退場的蘇黎世,至於全球,也相仿。
1兆3千085億元的壽險市場 國泰、南山、新光 瓜分一半
綜合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及續年度保費收入,在1兆3千085億元的壽險市場裡,前5大排名的公司分別是國泰、南山、新光、中華郵政與ING安泰,名次排序與92年一致。
前5大排名的公司中,除了中華郵政小幅衰退1.23%,其餘皆有2位數字的成長。從市佔率來看、前3大公司國泰、南山及新光合計已達49.11%,瓜分了一半的壽險市場。
(本文資料來源:壽險公會統計速報)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長照失能非老人專利 領先業界長照保障可彈性搭配 小資族也能擁有大保障根據衛福部推估2026年長照需求人口將突破100萬人,有別於老年才需要長照的既定印象,現代人生活壓力... | 市場動態 大陸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保監會將加快保險業標準化建設帶動保險產業信息化、現代化
中國保險監理...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 5年舉辦195堂藝術工作坊 以多元藝術輔療助照顧者勇敢向前遠雄人壽2023《愛.齊飛》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公益舞台劇日前於台北、高雄溫暖獻映,吸引千位觀眾進場,... |